河东狮吼二》解说文案_《河东狮吼2》:既无诚意 更无底线

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爱情/动作/喜剧电影《河东狮吼二》,于2012年上映,由马伟豪导演,马志宇 曹升 编剧,影片讲述了痛恨男人不专情的侠女王月英,整天出手干预别人的家事,还严禁所有男人娶妾,弄得民愤难平。月英之父王承彦 知道月英不会爱上凡夫俗子,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刻意安排镇上最有谋略的东方明亮,与月英进行爱情辩论赛。一番唇枪舌剑后,二人最后竟然立下赌约,约定明亮若在一年内对月英不变心,二人就结为夫妻。  明亮就此与月英同住但不同床,二人在明争暗斗中却渐生情愫。此时,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司马空与皇室后裔刘大,争相招揽明亮为军师。但司马空见明亮不为所动,遂派遣刺客暗杀明亮,却被月英救出。面对司马空登门咄咄逼人,明亮毅然选择了仁爱有礼的刘大投靠。  明亮与月英依依惜别后,赶到荆野城带兵守城。月英为了帮明亮,潜入司马空之军营劫走其夫人。然而当月英挟着人质来到荆野城,却发现明亮竟与刘大的妹妹发生暧昧。月英伤心离去时,却被司马空部下劫走。  明亮为了月英,决定挺而走险,单人匹马跟司马空谈判,交换人质。双方暗中却在调兵遣将,伺机而动!究竟月英能否平安归来?。
在一定程度上,本片可以看作是近些年部分香港导演以“吃老本”的形式来内地攫金的延续。此前已经有《唐伯虎点秋香2》《大内密探零零狗》《越光宝盒》《东成西就2011》《最佳喜事》等影片采取了这样的套路。这些无论是自称“续集”或是在片名上做手脚而故意误导观众的影片,无一例外都是利用内地观众对于经典港片的美好印象和怀旧心理来制造吸引力,将观众骗进影院捞一把了事。可以说,这一类影片突出的反映了近些年部分香港导演急功近利的心态,想在“港人北上”的潮流中利用自己的旧作的影响力打开内地市场,却不重视对于作品本身的打造,使得这些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粗制滥造,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口碑,也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港片的消亡。毫无意外,这部《河东狮吼2》也成为这一类影片的又一典型。十年前的一部《河东狮吼》虽然说难称经典,但却也因为有着港片较为突出的想象力与喜剧色彩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年之后,这一部《河东狮吼2》虽然依旧有马伟豪的执导和张柏芝的主演,但在故事上不仅不是前作的延续,而更近乎是一种对于前作的简单重复,了无新意。而且,作为一部依旧是以“河东狮”作为卖点的影片,本片中张柏芝饰演的王月英与前一部中的柳月娥在角色的类型上是重复的,但是形象却有较大差距,除了影片开场扰乱娶亲部分具有些许“河东狮”特征之外,整部影片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王月英更多的是“小女人”的形象出现,与“河东狮”形象并不吻合,与前作中柳月娥形象的刚烈与决断的个性也相去甚远。这种“名不符实”的现象的出现,说到底一个原因是由于影片编导本身在剧本的打造上不够严谨,另一方面则更进一步证明了本片的片名更多的是一种“利用”而已,毫无诚意可言。影片的急功近利心态,除了表现在利用自己旧作的影响力来欺骗观众之外,还表现在角色的选取上。影片选用了小沈阳来担任男主角,看中的是他此前参演的几部影片过亿票房的商业价值,看起来好像也无可厚非。但实际上对于这样一部带有浓重港片意味的影片而言,小沈阳本身的气质和形象都与整部影片的风格相去甚远。同样是古装,《三枪》里有多种方言,而《大笑江湖》则地域因素模糊,因此小沈阳本身特征对影片影响不大,但是到了这一部《河东狮吼2》里,一个满嘴东北味的“诸葛明亮”(明显指代诸葛亮)就令观众确实难以接受。电影中这个被塑造得装腔作势,矫揉造作的角色,与历史上那个集智慧与忠心一身的形象差距太大,对于很多观众而言,这种带有强烈“恶搞”色彩的演绎是一种对于底线的挑战,可能更意味着一种对于古人和传统精神的亵渎。在这方面,此前已经有郭德纲扮演的“北方大叔版”唐伯虎玩自恋,后有甄子丹版本的关云长爱上结拜大哥妻,到了这一部《河东狮吼2》里,一个东北风味的诸葛亮大玩恋恋情深,甚至还可以为了爱妻视交战为儿戏,在两军阵前“竖白旗”,着实让人无语。这种对于古人的过度消费,显示出了某些电影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自身毫无底线的心态,虽然有可能一时赢得了票房,却难逃观众恶评和唾弃。载于2012年8月30日《新快报》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