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处有什么》解说文案_《黑处有什么》:它说的“黑”是什么黑?
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剧情电影《黑处有什么》,于2016年上映,由王一淳导演,王一淳编剧,影片讲述了1991年春夏之交,中原飞机厂家属区内,一起强奸杀人案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初二中等生曲靖和老留级生张雪的爸爸同为负责这起案子的警察,但有着迥异的办案风格:曲靖的爸爸出身法医,迂腐和小气的个性让他总是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张雪的爸爸是退伍军人,办案凭直觉,因为破案率高,是单位的红人……凶手很快被张雪爸爸抓到了,但相同的强奸杀人案再次发生……没人注意到被老师赶出教室的张雪再也没来上课……。
这部电影算是近段时间以来受关注度比较高的一部,今天去看,发现上座率比我预期中要高。 作为一部处女作,《黑处有什么》并不生涩,尽管剧情走向平稳到略显平淡,但穿插其中的特定年代元素,很容易勾起那个年代观众的回忆引发共鸣。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跟导演是同龄人,也是电影中主角女孩儿的同龄人,加上故事发生的地域与我长大的环境相近,所以有很多场景、台词,比如录像厅、磁带、班级环境以及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的年代流行歌曲,都让我颇有感触。 在之前的期待中,有人说这是中国版杀人回忆。但看过之后,虽然有那么一点跟“杀人回忆”相似的味道,但正如导演所说“这不是中国版杀人回忆”,而是一部真实的青春成长电影。但因为有“黑”,所以加入了一些负面的元素,比如连环强奸杀人案。 那《黑处有什么》的“黑”,又究竟是哪些? 首先,是生命中的黑暗阴冷,即死亡。电影中三件强奸杀人案贯穿全剧,但这些案件只是连缀是加色,而不是主题。小女主曲靖是刚上初二的女生,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又迷茫懵懂的时光。因为好奇,她看杀人现场看父亲的案件照片,也翻看字典里“强奸”一词的解释。 对她来说,太多太多事是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懂得的。一个生命的消亡,就是看了一次热闹。直到死亡慢慢接近,降临到她身边的人身上。 跟原版相比,公映版删除了一些内容,比如赵飞的结局。原来的版本中,赵飞想要逃跑而摔死,公映版中,变成了一行字“因为证据不足,两个月后赵飞被释放”。 这样的改变,在剧情完整上并不影响,但是削弱了故事的悲剧性。不知道这个结局的观众,在看着那只狗狗拼命追车的时候也许只会觉得它可爱,可是知道了,就会明白那是狗狗感应到与主人再不能相见的悲痛绝望。看到最后曲靖抱着赵飞的狗狗站在那里,反应也会都会跟我同场的观众一样“这就完了?” 其次,是人性中的黑。学校的教导主任却去盗窃,命案发生后警察上班时间吹水看闲书、将缴获的赃车骑回家、明知嫌犯不是真凶却刑讯逼供,老人院的孤寡老头要女孩儿读《金瓶梅》中的淫戏场景…… 成人世界的这些,孩子不懂。 曲靖的父亲与这些黑争锋相对,他的耿直很多时候都显得与周遭格格不入,甚至连家人都不支持。他是大学生,曾经很“能”,却再无所成,十几二十年也只不过是个小法医,勤恳工作、认真破案,却连个光荣榜都上不了,反而是劣迹累累的同事成了先进。 公映版中也减去了跟他相关的一些戏份。比如最开始他拍摄命案现场,上司却要他少拍几张,留着胶卷拍领导检查;比如他讽刺那个刑讯逼供的同事“我要落到他手里,说宇宙大爆炸这事儿是我干的我都承认”。 他是电影中的白,却白的孤单而不易。 电影中的“黑”,还是孩子未知的一切,因为看不到,因为还不懂,所以“黑”。但总有一天,他们都会走进来,看到“黑”是什么。 《黑处有什么》中呈现的是两个世界,大人的世界是冷漠、敷衍、自私、自以为是的,孩子的世界,充满了懵懂未知,却又像女主那双清澈的眼睛,明净透亮。她渴望着成长,偷偷用妈妈的面霜,就像我们小时候偷偷穿妈妈的高跟鞋;她明明对那个被所有人看做“异类”、“坏女孩”的同桌充满了一样的看不起,但又对她的卷发、红指甲、内衣满是羡慕渴盼。 录像厅里,曲靖看《蜜桃成熟时》看得泪流满面,是因为她终于对大人斥责、避之如蛇蝎的男女感情有了自己的感觉,她用自己的眼睛看懂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世界,就像日与夜,有黑有白,有冷有暖。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又有什么? 总有一天,每个孩子都会知道,世界不是大人口中的样子,也不是曾经以为的样子。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警告:请不要相信文档内的广告信息,例如加某某微信或者QQ或者某宝店铺,避免上当或者重复购买。本站免费提供的是全网资源!!!(视频加载失败是由于存储防盗链导致的并不影响下载,可以直接选择下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