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不可摧》解说文案_坚不可摧

作者:吾爱影人

美国传记/剧情/运动电影《坚不可摧》,于2015年上映,由安吉丽娜·朱莉导演,乔尔·科恩 伊桑·科恩 编剧,影片讲述了故事主人公Zamperini是美国加州意大利移民的第一代后裔。从小他就精力旺盛,加入学校田径队让他远离了街头的打打杀杀,体育天赋让他破了一些纪录,但更惊人的是,他入选了美国奥林匹克代表团,去参加了1936年在纳粹德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并受到了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的接见并与之握手——尽管他的五千米成绩仅为第八。  后来美国加入二战,Zamperini应征入伍成为了空军的投弹手。执行过几次成功的任务后,他的战机不幸在一次搜救任务中坠毁在了大海中央。他和幸存者们带着伤痕爬上救生筏,在鲨鱼们和烈日的伴随下,在饥渴和绝望的折磨下,在海上漂浮了47天,终于有人把他们救起——结果是日本海军。Zamperini又在战俘营里被不断虐待,直到战争结束,他仍然要面临“创伤后压力症侯群”对他的精神折磨,好在他还有关心他的妻子和福音传道者Billy Graham的帮助。。
我实在难以想象这片在黑乎乎的影院里不能快进的看,能有几个人坚持着不睡着。这么说绝不是说这是一个烂片,实际上我觉得这片很多地方拍的挺好的,那种逆境中求生的苦难感营造的特别好,让你觉得这真的是在受苦而不是作秀,只有让观众相信了这一点之后战胜逆境才难能可贵,才能打动人,再加上演员确实比较卖力,那种绝境中的坚韧表达的不仅仅是在脸上,气质上也透着战士的勇气。但个别地方的亮点无法掩盖一个毁灭性的短板,这片的节奏实在是太慢了。。。我很久没看过这么磨人的片子了,这倒是非常符合前半段大海求生的主题,就是无聊,镜头和剧情缓慢的令人绝望,实际上真是啥都没有演出来,就是慢慢悠悠的努力求生,虽然我可以理解这种缓慢的挣扎,但我实在抑制不住快进的冲动。好吧,前边就当是磨练自己顺便理解大海上的孤独了,到了战俘营以后这种缓慢的节奏也似乎没有改观,实际上后半段我快进的更多,这种战俘营的折磨也拍的太稳重了,没有什么凌厉的故事支撑着,简单的说就是一会揍一顿,这种模式我看到第二次就已经烦了。可能只有误以为自己要被杀头的一段戏比较能激发观众,剩下的部分简直是枯燥的桥段重复。总之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好故事,但拍的过于四平八稳让人看着就失去好好欣赏的心情,幸亏没去影院看能快进,这就是看完我最大的感觉。。。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