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解说文案_『我们或都是迷途的羔羊。』

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剧情/儿童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于2015年上映,由李睿珺导演,李睿珺编剧,影片讲述了哥哥巴吐尔和弟弟索嘎勒是生活在祁连山脚下的裕固族牧民孩子。 巴吐尔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与父母关系疏离。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与爷爷商量决定送兄弟二人去同一所学校上学,藉此建立手足情谊,可他们却从不说话。 爷爷去世了,暑假来了,其他孩子都被接回家,父亲却没有出现……。
“我不想上学,我想放羊。”“因为一上学,我就成了羊。”都说童言无忌,但孩子说的话却是最大的实话!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羔羊”,每天被牧羊人放牧的“羔羊”,而梦中美丽的故乡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乌托邦的存在。《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一部西部公路片,有着西北粗粝的质感但却表达了细腻的情感和诗意的美感。草原的消失,牧民的落寞,游牧文明的消亡,干枯的河流和孤独的白马。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个中变化。水草丰茂的地方才是家,如今看来现实却不尽然。面对残垣断壁和消失的文明,孩子们的人生观将又是一次洗礼。家里有两个孩子难免会有争风吃醋的现象,哥哥对弟弟的误会让两兄弟隔阂很深,哥哥遇到僧人是二人情感的转折,兄弟俩的冰释前嫌让人欣慰,但看到淘金的父亲则是心心念念的理想信念坍塌的开始。父辈已对社会生活的压力妥协,目睹这一切的孩子们脸上不知所措的表情令人唏嘘不已。很喜欢两个孩子骑着骆驼沿着干枯的河床穿行戈壁的镜头,苍凉的美感就满溢了屏幕。由于电影里很多段都是方言,但这部电影就算是没有字幕也能让你看得懂。迷途中寻找家的孩子们和一路走来的情感释放和最后镜头戛然而止在建起了工厂的家园上,令人唏嘘。 《圣经》佳音十五章里提到「迷途的羔羊」是指没有信仰的人们,抛开宗教观念,我们几乎都是迷途的“羔羊”,等待救赎和释放,穷其一生寻觅的心中的家园似乎遥不可及。人类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高,但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甚至是“空虚”,你上一次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我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好像无解,因为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去做“羔羊”,然而真正的“牧羊人”又有几个?每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活着,有社会的地方就有“牧羊人”和他的“羊群”们,而每个牧羊人又是另一个层面的“羔羊”。生活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有信念有信仰才能从“羔羊”变成“牧羊人”,并且拥有自己的“牧场”。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