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蜗牛》解说文案_错位的梦想

作者:吾爱影人

美国动画/家庭电影《极速蜗牛》,于2013年上映,由大卫·索伦导演,达伦·莱姆克 罗伯特·D·西格尔 编剧,影片讲述了一个菜园蜗牛特伯抱有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那就是能够赢得世界级的“印地安纳波里500”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的冠军,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蜗牛。一次偶然的不寻常事件让他拥有了非凡的速度,特伯打算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这部影片很多地方我是拖着看的,并非是因为我不喜欢蜗牛,也不是因为影片的技术不娴熟,更不是我否认影片所传扬的价值观,why?因为影片太“平”,你几乎可以预测每个镜头下一分钟的发展,看不到剧情的起伏。有人说了,turbo理想受挫,苦闷伤心,也曾差点死于非命,难道还不够跌宕起伏吗?我只能说,这些,对于成熟的电影艺术来说,真的是太俗套了。 导演决定要颠覆蜗牛这种生物最大特点的:慢!其实这是很难的,因为人们对蜗牛所有的印象都脱不开慢这一特征,想在这相反的维度里去描绘蜗牛,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让观众认为这是可信的,其本身的难度就可想而知。ok,这没关系,蜗牛变快,但是你要给个理由先啊。难道蜗牛放一氧化二氮里面泡一泡速度就变快了吗?你以为是曼妥思加可乐啊同志!更别提这只神奇的蜗牛在“变身”为大神前居然毫发无损地在引擎的燃烧室待了一会儿,你妹的,这违反基本的常识好吗!这样草率的超能力的获得方式直接让整部影片的合理性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虽然是动画片,但是想象也要有合理性啊,想象应该是天马行空而不是脱缰的野马啊!动物形象与人类的交互也是一大问题。通常,由于动物的拟人化,已经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与人的关系描绘则成为了难点,所以大多影片都是尽量淡化人与动物(动漫)形象的直接接触,而是着力刻画其在人类世界中自身的活动。但是这部片子过多地让双方介入到了对方的世界,不说蜗牛的表情、言语人类无法理解,更别说后面居然让蜗牛参加了印地500大奖赛……本片的剧情也过于简单,就是傻傻蜗牛获得了超能力,然后参加了大奖赛,然后获得了冠军,太平淡了。这样的剧情让人连蜗牛赛车的场景都可以拖着进度条看了,因为turbo从来没真正输过好不好,尼玛就是各种哥灵魂附体的节奏啊!台词的平庸更不必说了,开头一句“no dream is too big, and no dreamer too small”道出了影片的主旨,除了这句,台词几无亮点。好好的一个dream活活变成daydream了。不过,影片至少传达出了这样一种情怀: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恰如歌中所唱:the dreams that you dare to dream really do come true.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