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飞车》解说文案_《极品飞车》:配角设计的成功与主角设计的遗憾
作者:吾爱影人
美国| 印度| 英国| 法国| 菲律宾动作/犯罪/惊悚电影《极品飞车》,于2014年上映,由斯科特·沃夫导演,乔治·贾丁斯 约翰·贾丁斯编剧,影片讲述了托比·马歇尔在一次地下赛车时遭陷害入狱,好友也在事故中丧生。出狱后,托比决定报仇雪恨,惟一能达成此目标的机会就是参加一项横跨美国东西两岸的地下赛车。等待他的是一系列令人心跳加速的飞车考验。。
对内地观众来说,赛车题材早已不新鲜了。《速度与激情》早年就已经声名在外,此番《极品赛车》冒着被比对的风险,迎难而上,勇气可嘉,而票房成绩亦算不俗,结合在北美锐不可当的气势,也值得大家为其竖起大拇指。对笔者而言,《极品飞车》从整体上讲是让人惊喜的,而之所以说“从整体上”,是因为还有一部分略带遗憾。 首先,喜从何来?笔者于4D观影厅观影,当汽车飞驰转弯的时候,座椅跟着震动摇摆,身体和心灵都被代入到了电影当中,无法自拔,这种感受无比神奇。而除了这些来自外部的感受,电影中生活鲜活的人物更让人如沐春风。 当那个面目清秀,阳光四射的男孩儿微笑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当他决定和托比一起与大反派赛车时,我的心悸动了。直觉与经验不断暗示我,这个孩子会失去生命。当恐高的女主角奋不顾身地从六七米高度地方跳下来,我觉得自己要抓狂了。她是一个如此美丽,如此勇敢的女人。只有这样女人,才配得上小粉。当公司白领,边走边脱衣服,大尺度地走出写字楼时,我笑崩溃了。当“壮志凌云”拎着赛车横穿悬崖大洋,我要笑哭了。如此幽默,更如此温暖,他们像和煦的阳光,让这部赛车大片充满人的气息。爱情与友情像一首歌的副歌和主歌,一同打造出了《极品飞车》动人的人物图谱。 终于,女主角不再是胸大无脑的沦为主角附庸,毫无存在感的花瓶了。终于,女主角不再脸谱化,流于表面,她的好,她的“坏”,她的愤怒,她的勇敢,她的智慧,她的真性情……一切都那么深入人心。当托比对她说,“你今晚应该和我在一起”,而后又尴尬的辩解时,她情感层次极其丰富的表演一瞬间击中笔者脆弱的小心脏,那似笑非要的表情,比任何暧昧都温暖,比任何挑逗都有货,一个眼神,包含了千言万语。在丰神俊朗的小粉面前,我仍旧不争气地移情别恋,我希望她是我的。 不仅女主角,编剧在开始的前几场戏就已经把影片中配角的性格展现给我们——没错,就是那个大反派初次来车库的时候,几个人起先在打牌。当反派将最大的砝码——改装汽车,并有金钱可分的时候,几个反应镜头轮番切换,有的平静,有的惊喜,有的不屑。加上托比接下任务后,几个人不同的反应,成功勾勒出了几个人物的性格。而后在几次赛车比赛中,他们都一次次为自身的人物增加全新的色彩。飞行员的角色无疑极其亮眼。此外,不得不提最后车赛的主办者及主持人,不知你是否发觉,他的表演充满了《纸牌屋》的味道。这些人物不仅增强了故事情节的趣味性,更推动了主线的发现,比如男孩儿那场必然的死。为了抓住观众,编剧和导演真的煞费苦心,把好莱坞经典剧作技巧用得好生完美。 但是,本片仍有遗憾。相对于精彩纷呈的配角,亚伦·保尔饰演的主角托比显得流于表面。不知是否是因为《绝命毒师》,编剧在潜意识里认为大家看待此人物的时候,会带着小粉的前史及印象,所以不用塑造就已经很立体,那么我想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偷工减料的行为。而且很明显,编剧及导演似乎有意在塑造此人物的时候植入小粉元素的相似感,比如最后警察将托比压在地上,仰角的主观镜头,实在毫无必要。如果这是《绝命毒师》的衍生电影,那么它似乎完全没有学到其编剧的精髓——原创度及想象力。故意营造这种相似感不仅刻意,严肃地说是侮辱观众智商。 不管一个主角之前演过的戏多么出名,作为编剧的创造者都应该努力完成自己该做的部分。比如开头不明不白地“我对你父亲的事表示很抱歉”,他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简短介绍,哪怕是通过最笨的方式——对白,交待他此刻的心情,并将“父亲的事”与负债缺钱结合起来,紧迫性必然性就更大,让情节更紧凑,电影中的情节,没有偶然,一些偶然都是我们设计好的必然,编剧在主角设计的随意性上让笔者充满“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很多人称,亚伦·保尔还很年轻,需要更多的锤炼,此时难以独挑大梁,我对此嗤之以鼻。即便小粉的表演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剧本中男一号设计的缺陷才是《极品飞车》最大的缺陷。 最后,图片代表我的心: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警告:请不要相信文档内的广告信息,例如加某某微信或者QQ或者某宝店铺,避免上当或者重复购买。本站免费提供的是全网资源!!!(视频加载失败是由于存储防盗链导致的并不影响下载,可以直接选择下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