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解说文案_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无力的图腾
作者:吾爱影人
美国动作/冒险/科幻电影《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于2015年上映,由弗朗西斯·劳伦斯导演,苏珊·柯林斯 DannyStrong 编剧,影片讲述了凯特尼斯·伊夫狄恩,燃烧的女孩,虽然她的家被毁了,可她却活了下来。盖尔也逃了出来,凯特尼斯的家人也安全了,皮塔被凯匹特抓走了。十三区并不真的存在,出现了反抗,出现了新的领导者,一个革命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凯特尼斯从噩梦般的竞技场逃出来是已经设计好的,她是反抗运动的参与者,也是设计好的,而她对此并不知情。十三区从隐蔽处出来了,并计划推翻凯匹特的统治。似乎每个人都参与了这项精心策划的行动,而只有凯特尼斯并不知情。 反抗运动将凯特尼斯卷入了漩涡,她被迫成为棋子,她被迫为许多人的使命负责,不得不肩负起改变帕纳姆国的未来的负责。为了做到这一切,她必须抛却愤怒和不信任,她必须要成为反抗者的嘲笑鸟――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饥饿游戏》上映的时候,抱着超越《大逃杀》的预期去看,结果发现远不如这部更老的日本经典。《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上映的时候,已经不抱什么预期,就是因为看过第一部,第二部姑且看看而已。结果第二部的精彩程度让人大跌眼镜,甚至觉得自己误解了第一部,再次点燃了对整个系列的期待感。 结果,被吊起来的胃口,在《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的面前被彻底恶心到了。就像一家慕名已久的餐馆,好不容易去吃了,结果却发现上来的菜压根不对味,而且还夹带了几粒苍蝇。这种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由于关了手机,没有去看时间,反正前大半个小时的情节,都让人昏昏欲睡。我在电影院里,眼睛真心到了睁不开的边缘,而坐我边上的一对小情侣,原本还不住地窃窃私语讨论来讨论去,也不知啥时候停住了他们的嘴巴。在我甩甩头努力不让自己睡着的当儿,发现他俩已经相互拥抱着以一种不怎么舒服的姿势睡着了。看来,真的不是我一个人感到不好看,也不是我一个人看得想睡。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之所以表现恶劣,最大的缺点就是将一个故事生生分成了上与下,然后为了凑够电影的片长,加注了许多的水分。殷鉴不远,《太平轮(上)》就犯了这样的错误,结果早早在银幕上来了个二次沉没。注水要想注的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导演都是彼得·杰克逊,可以将一部短短的童话,生生改编出一个黑暗系史诗三部曲。即便是彼得·杰克逊,也要面临一些拖沓散漫,偏离中心的必然毛病,毕竟注水太难以浑然天成又不破坏原作的紧密程度。当然,从商业的角度上,尽可能榨尽故事的剩余价值,以期做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倒也可以理解。作为系列故事,《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都将最后一个故事拉成了上下两部,而且都实现了商业最大化的目的。好在,他们的死忠粉丝都还能接受。但这部《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做得实在是太差,即便是原著党的铁杆粉丝都有些受不了。我认识的乐行者小妹妹,就是这样一个小朋友,怀着对原著的浓厚兴趣,兴冲冲跑到电影院,结果出来后还是一顿猛批,狠狠地吐了一番槽。 我还是抽离这部《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笼统地来说下整个故事吧。承接故事的第一、第二部,“饥饿游戏”的玩主兼胜利者凯特尼斯由于自己的勇气、责任、情谊、勇敢等气质,慢慢成为了整个施惠国的新一代精神偶像。施惠国的雪诺总统打算靠边拉边打的手段将凯特尼斯玩弄于鼓掌,将她摆弄成控制国民的精神棋子。但独裁的雪诺其统治的手段实在太拙劣,以至于反抗者偷偷组建起了强大的抵抗力量,并秘密组建了一个影子政府,并以中年女子柯茵为新的总统,他们隐匿在被雪诺总统击毁的第13区的地下。而且,他们也看中了凯特尼斯作为国民精神偶像的作用,打算用她来作为反抗军的形象代言人。于是,搞笑的角色就在凯特尼斯身上体现了出来。她原本只想努力做自己,而且从一开始就没有为自己做打算,只是想要拯救自己的妹妹,才参与了饥饿游戏。却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英雄,也成为了另外一些人可资利用的棋子。 尤其是对于反抗军来说,他们是将凯特尼斯当成一个图腾去使用的。就像很多规模庞大的起义军都以一面旗帜或者口号来作为统帅义军的手段,黄巾军以黄布包头来塑造自身的形象,并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味,一举起事。而义和团萌芽时期的组织“红灯照”,则以红灯笼为起事的图腾,号令信仰者跟从。而像国民党起事则以孙中山为图腾,拱而围之,团结了最大多数的革命者。拿破仑、列宁的兴起,也是这样的作用。在《饥饿游戏3:嘲笑鸟》中,凯特尼斯不知不觉自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图腾,这种被利用的感觉是很尴尬,也很无奈,基本上奠定了凯特尼斯悲剧命运的必然结局。就像祭台的上牲品,大家都在盯着你,怎么还能容忍下你个人的自由与盲动。何况凯特尼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被别人摆布的命运,这种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着。何况,柯茵总统又何尝不是第二个雪诺呢?在权力面前,没有谁是干净的。而且,柯茵总统没有将自己打造成图腾的形象,反而去利用一个小屁孩来完成这样的作用,也有些匪夷所思。一个小女孩,几声鸟叫的声音,就足以团结最大多数的人去革命,这样的设计其实蛮搞笑的。像我党,在长征之前是没有自己的图腾的,陈独秀与瞿秋白等都无法成为符号级的存在,而在长征之时,才打造出了一个神龙不收不见尾的“朱毛”的形象,并通过“反AB团”、“延安整风”,逐步完成了毛一家独大的图腾形象,号令全党上下,才终于胜利逐鹿中原,独霸天下。但作为图腾的毛的形象,今天来看,还是充满了争议的。 在泥淖之中,既不湿身又想自由,凯特尼斯以一个人的力量,对抗的其实是整个国家的力量,要想胜利,太难了。“饥饿游戏”系列说的是“反乌托邦”的故事,其实左冲右突,又根本无法冲出去,最后展现的依然是一种大乱斗的般的“权力的游戏”。如果图腾能够羽化而出,成为最大的胜者,那么这个故事就成童话了。 这么说来,尽管《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一度激起观众的好奇心,但《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的拙劣,还是无法再掩饰《饥饿游戏4:嘲笑鸟(下)》的颓势了。当然,宣传做得好,商业上依然大有收获还是很有希望的。反正前三部已看,第四部怎么样都是要去看一看的。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警告:请不要相信文档内的广告信息,例如加某某微信或者QQ或者某宝店铺,避免上当或者重复购买。本站免费提供的是全网资源!!!(视频加载失败是由于存储防盗链导致的并不影响下载,可以直接选择下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