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解说文案_《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反抗邪恶的不一定是正义

作者:吾爱影人

德国| 美国动作/冒险/科幻电影《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于2015年上映,由弗朗西斯·劳伦斯导演,DannyStrong 彼得·克莱格 编剧,影片讲述了施惠国现在爆发了全面战争,凯特尼斯·伊夫狄恩将在最后关头对峙斯诺总统。在盖尔、芬尼克和皮塔等好友的陪伴下,凯特尼斯和十三区的小队一起为了解放施惠国的人民而冒险抗争,并且策划暗杀越来越执迷于杀死她的斯诺总统。凯特尼斯将面对致命陷阱、劲敌和道义上的选择,而这些挑战都不曾出现在饥饿游戏的竞技场中。。
毫无疑问,《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作为结局篇,是该系列电影中最好的一部,也是最暴力的一部,宏大的战争场面、凯特尼斯与总统斯诺的终极对决、凯特尼斯与皮塔以及盖尔的三角恋情最终归属统统交出了答案。 到了终结篇,随着大表姐一步步地了解,反抗军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更仁慈、正义、公正、宽容,而是他们更凶残、邪恶、偏激、狭隘。前总统本质还有仁慈宽容的人性一面(就像他的名字白雪一样),而反抗军则完全是以暴制暴,以仇恨为武器,要毁灭一切,以对敌人的残酷表现自己的仁慈,以对敌人的不公来表现自己的公正,以包容一切对自己有利的势力来表现自己的宽容……大表姐完全明白了,他们努力了半天,只不过是推翻了一个不合理,换上了另一个不公正,打倒了一个体制下的暴君,又亲手送另一个施行暴政的君主上台。最后,她在公众面前毫不犹豫地射死了科恩…… 看《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最大的感触,是反抗邪恶的不一定是正义,黑暗的对手也不一定是光明,这种外国人的题材,却很适合中国人去看。《饥饿游戏》系列对媒体、社会、制度的隐射比比皆是,比如社会制度,惠施国是一个以仁慈为借口,以暴力和武装为依据,以饥饿游戏为压迫的理由,建立起的一个反乌托邦的国家(我们现在无法想象怎么会有这样的社会存在,但你要知道在天朝,这样的情况还存在了好几千年)。可悲的是,我们或被灌输或自以为我们的社会是完美的,但是我们当一次次进步的时候再回首才发现我们所建立的社会是多么的愚蠢和可悲…… 无论是思想性,还是娱乐性,终结篇都比前几部上升了一个层次,前半段对反抗和压迫的体现,后半段的终极PK的紧张过程,都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感受。《饥饿游戏》系列让我想到了一部电影,就是讲述反乌托邦的《V字仇杀队》,一个国家需要的不是什么GDP多高,什么建筑多牛逼,而是对未来的信念和希望,像天朝正是因为还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在,所以他还可以存在,但是当希望不在了,这个国家便没有了。 总的来说,《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是部非常棒的商业片佳作,能够将爆米花娱乐、思想内涵、政治元素、爱情亲情等多方面都包含的商业片本就不多,能够各方面都完成度很高而且都在水准之上更是难得,《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几乎做到了青少年小说电影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导演想做的也绝对不只是暮光之城一样的粉丝电影,而是有着更大的野心,当然他也完全实现了。当一种正确的思想出现,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世界,一个时空。比如马克思的一个小小的思想出现的时候,就崛起了一个苏俄! 中国就是缺少这样的青少年电影!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