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之英雄有梦》解说文案_《黄飞鸿之英雄有梦》:黑暗宗师崛起

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香港| 中国动作/传记/剧情电影《黄飞鸿之英雄有梦》,于2014年上映,由周显扬导演,杜致朗编剧,影片讲述了清末广州珠江码头边,黑虎帮进行着卑鄙的贩卖人口勾当,黄飞鸿看在眼里,内心焦急万分。他和他的朋友们聪明设下陷阱,救下了穷苦的人们,用双手创造了新天地,至此开启黄飞鸿传奇人生。。
文:麦克疯 或许很多人会将周显扬版的《黄飞鸿》与徐克版的《黄飞鸿》作对比,虽然讲的都是黄飞鸿的传奇典故,但实际上徐克的《黄飞鸿》更像是借物抒怀之作,其中有徐克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正所谓时代造电影,不同题材在不同时代会有各自的创造,如果以徐克的创作理念来要求周显扬显然是不公平的,新版《黄飞鸿》更接近诺兰式的西方暗黑超级英雄风格套路,节奏上更快,这其实是很接近时下年轻观众审美的。重拍《黄飞鸿》本身就需要创新,也需要更多的商业娱乐元素,因此《英雄有梦》拍成现在这样也是说得过去的。 西方的超级英雄前传电影都要为主角塑造一段黑暗的历史。以武犯禁是俠之大忌,这个道理几乎横贯东西,毕竟作为私人执法者要从地下走上地面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必须面临和忍受主流的一些指责、牺牲、误解和怀疑,他所坚持的正义才更具有价值。作为“黄飞鸿”前传性质的《英雄有梦》也有同样的设定:在成为万众敬仰的宗师前,黄飞鸿渴望打出名堂的方式是深入黑虎帮铤而走险,这很明显是“暗黑”元素的借用,而主角拜师学艺,以一句哲理指导行动(片中“报仇就是救人”的台词)的桥段活似《侠影之谜》中的情境,但在这里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具有很典型的香港卧底片套路的,周显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度发挥,尤其是青年黄飞鸿看着同伴的倒下,在一心报仇和行侠仗义时也有了彷徨和怀疑,这种关于成长之痛的细节描写还是很能让人信服的。启用彭于晏饰演黄飞鸿,就注定了本片是要颠覆传统的。首先是彭于晏身上亦正亦邪的个人气质,有别于关德兴的严肃和李连杰的儒雅,其次是黄飞鸿出手更狠,招招致命,也将此系列推向到了暴力功夫片的极致。编剧是周显扬的妻子杜致朗,她很擅长以人物心境捕捉动作招式,以人物不同时期不同的拳脚套路阐述人生哲学:像《霍元甲》(于仁泰版)的前半段,霍一心争抢好胜,招式都是暴戾凶残的,当霍放弃了仇恨后,他的招式也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英雄有梦》里,我们也能看到黄飞鸿的动作也有从残忍到点到即止的转变,这个过程中也夹杂了黄飞鸿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史——这便顺利地与老版《黄飞鸿》衔接上了。 剧情方面,依然是黄飞鸿惩恶扬善的故事,但毕竟骨子里很多是黑帮片的借桥,很多在这里只能作个背景,也是值得原谅的,像电影中出现的北海帮和黑虎帮就是三合会最早的雏形,洪金宝饰演的雷公有义气的一面,也有历史原因的不耻行为,感觉杜致朗想把他写成另外一个严振东的,但因为意识形态的东西也只能将他符号化。女观众因赤火这个人物的悲惨命运哭得稀里哗啦,不过对我而言张晋饰演的北海帮帮主公子伍盛更让我揪心,这个人物虽出场不多,但全身都是戏味,他集仇恨到了极端,在电影里的灰色世界里便注定是个悲剧。 片子是元奎做的武指,动作场面上还是让人感觉比较赏心悦目的,元奎老辣的掌控功力和多种风格的动作设计完全能够罩得住场子,像第一场打戏,黄飞鸿雨中以一敌百就是是写意式的打法,重点突出的是周显扬的掌镜风格和场景渲染能力;第二场与张晋的打斗恰逢剧情跳转,因此招式设计要求简单写实;最后一场打戏则很明显是在沿用90年代的功夫片设计形式,如果对徐克版《黄飞鸿》系列还有印象的观众,很容易通过高潮决战场面回忆起《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和《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两部影片。另外一点,元奎还特意在打斗场面中贯穿了第一人称视角,堪称本片动作场面的一大亮点。 如果说《罪与罚》和《大追捕》给周显扬磨练的是个人风格化的东西和合拍片的宝贵经验,那么从《英雄有梦》更看得出周显扬想要的是什么,本身重拍《黄飞鸿》意义很重大,也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有徐克版的《黄飞鸿》珠玉在前,周显扬只好从另一角度去证明自己的不同,至于能否超越,这需要历史来证明,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如果说徐克版《黄飞鸿》是诗歌,那么新版《黄飞鸿》就像是中式摇滚乐,五月天谱写的主题曲《将军令》就是证明,这往里走是很锐气的东西,只要定好了这个调性,相信新版《黄飞鸿》再继续下去也不是什么问题。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