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解说文案_我爱电影之黄金时代:一个女人
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 中国香港传记/剧情/爱情电影《黄金时代》,于2014年上映,由许鞍华导演,李樯编剧,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许鞍华的黄金时代,之前我已经作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以为非常沉闷,没想到超乎意料,真好看,完全是我的菜。 对于萧红这样短暂、传奇又光芒的一生,真是好题材,也真是难拍。萧红自己、萧红生命里的男人、萧红的朋友、萧军的朋友、每一个萧红的读者,可能心中都有各自认为的萧红。要在如此多面且差异巨大的评价中拍一部传记电影,塑造萧红这样一个人物,创作者真的要煞费苦心,而且一定会挨骂。最后,李樯和许鞍华选择了这样一个罗列片段且打乱时间的方式,还安排了剧中人物面对摄影机作采访式讲述,这些也都是电影被诟病的点。但我是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而且是之前没有太大期待,也不是任何创作者和演员或萧红的粉丝,而仅仅是看了电影,真的喜欢这种拍摄手法表现方法,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 在我看来,因为现在人对萧红的了解其实也不能说不是碎片式的,无非是看萧红自己的文字、萧红身边人的文字,通过萧红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人对她的回忆、对她生活的记述而逐渐描摹出的一个萧红形象。别说是这样一个有传奇人生经历的女人了,就是一个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恐怕得到的评价也是未尽一直甚至南辕北辙的,所以怎么可能期求有一个统一的对萧红的结论呢?这种片段式的描述也因此被我认为恰到好处,把白朗、罗峰看到的萧红、胡风、梅志看到的萧红、骆宾基看到的萧红、聂绀弩看到的萧红、许广平看到的萧红、丁玲看到的萧红,都告诉你,说的都是这些真实存在人真实写下的字,至于其中恩怨是非褒贬好坏,观众自己去思考品评即是。 对于萧红,我自己的理解,她真是一个特殊的女人,精彩的女人,不幸的女人,才华横溢的女人。有的人认为她太风流,有的人认为她太残忍,有的人认为她太冷血,有的人认为她太傲娇,其实无论是她几次带球跑路,还是孩子殒命,还是她才气逼人,对于萧红自己来讲,可能都无所谓。能够有这样离经叛道的行为、写出激扬文字的女人,应该早就不在乎流言蜚语的,如果她是在乎世俗看法的人,她就不是萧红。因此,那些评价她这那的人们,其实凭什么?别说萧红还是优秀的女作家,就是她只是个普通人,别人又有什么权力来置喙人家的生活方式?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不就体现在接受别人和自己不同,允许不同观点、信念、生活方式的人存在并彼此尊重么? 对于电影,毫无疑问我是非常喜欢的。演员也很棒,一群优秀的演员集中起来,除了二萧之外,大家都甘当配角,自然是许鞍华的号召力。汤唯真美,虽然我认为此片中她的演技稍微有点刻意,但的确很漂亮,即使穿着看不出腰身的厚棉袄还是觉得很美,而且我很喜欢她说话的发言和咬字。冯绍峰、朱亚文、郝蕾、袁泉、王千源、张嘉译都非常好。然后,想单独提几句的,一是张译最后回忆和萧红见最后一面情景的那幕觉得处理得不够细腻,不如最后黄轩演骆宾基走在街上流泪的感情表现得自然。丁嘉丽也是好演员,可是她演的许广平给我感觉太朴素了,也许许广平本就该这么朴素,可是我自己心里总觉得应该再年轻再稍微好看一些。王志文的鲁迅,我也非常喜欢。有人吐槽不该总是按照鲁迅遗相的妆容来塑造先生,但如果不如此,肯定更多人会吐槽完全不像。王志文的台词有舞台剧的痕迹,其实和电影有点跳,但我却非常喜欢,而且我觉得其台词很棒,重音断句等等简直像教科书一样精准,声音我也喜欢。特别是片中的鲁迅展现了比较春风和睦的一面,和传统思维中犀利尖锐的风格有反差,因前几天刚看了三联李菁老师对周海婴先生的访问,又看了几年前锵锵里讲周氏兄弟恩怨的节目,所以感到觉得这里的鲁迅塑造得特别真实。 31岁,香消玉殒,天妒红颜。萧红走了,留下的更多,相信这部电影之后,会掀起新一轮的萧红热。 以上。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警告:请不要相信文档内的广告信息,例如加某某微信或者QQ或者某宝店铺,避免上当或者重复购买。本站免费提供的是全网资源!!!(视频加载失败是由于存储防盗链导致的并不影响下载,可以直接选择下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