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解说文案_我曾看过的许鞍华

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 中国香港传记/剧情/爱情电影《黄金时代》,于2014年上映,由许鞍华导演,李樯编剧,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首发自微信订阅号【80遗后的影视随笔】:yiping80hou 许鞍华应该是当今中国影坛最优秀,也最为出色的女导演了,作为女性,许鞍华的电影往往有着细腻的情感,但这种情感的传递却极为平实。  自己最早看到许鞍华的作品,已经是08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了,算是近期作品了吧,早期越南难民三部曲未曾看过,算是缺憾。但也因《日与夜》一片,开始试图了解许鞍华的作品,于是又翻看了《女人四十》,加上《桃姐》,总共仅三部作品。所以评论、评价等方式去谈许鞍华,恐有不妥,但却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还记得当年看《天水围的日与夜》,只觉得风格好像是央六的电视电影,从表面看平凡的再普通不过,没有太多惊叹的镜头,并且故事也是平淡无奇,只是母亲与儿子的日常生活,亲友的聚会、邻居的孤独,一切波澜不惊。但若细心回味,却发现波澜不惊之下却孕育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乐观,就像积攒着月饼劵,在中秋时节母子两个人简单的吃着月饼,物质缺乏并没有让人痛苦,因为亲情弥补着一切。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功成名就,但是生活的公平就在于,即使它再平凡,却也是可以幸福的!许鞍华所表现出的这种态度,其力量越是回味,越觉得震撼。  《天水围的日与夜》剧照-鲍起静饰演宽姐  因为许鞍华,也因为萧芳芳失聪所带来的感动(2000年萧芳芳耳疾加重失聪,09年获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时嘉宾以挥动荧光棒代替掌声,她用手语向大家表示:“我的耳朵听不见,但是看到你们我很高兴很激动。”)。便翻看《女人四十》,一个年龄不够23的男孩子选择看《女人四十》,想想也是蛮有趣。但是当年看完之后,便发觉到许鞍华的这种力量似乎早就存在了。试想一个四十岁的女人,照顾着整个家庭,面对着子女、丈夫以及痴呆的公公,工作又变得不顺利,似乎人生就这样在一种疲惫的不幸中延续着,可是萧芳芳饰演的阿鹅却没有消极。其中一个桥段非常经典:阿鹅请了假去找老公阿炳(罗家英饰)吃午饭,阿炳是驾校的考官,已近中年的阿炳给人一种窝囊的感觉,于是当考官时也总是冷冷的样子,可是当天从扣机里看到老婆一起吃午饭的留言,却笑逐颜开,从窗子看到拎着所料带的阿鹅,而阿鹅则站在路边吃着串等着阿炳下班。那一刻,幸福是那么微小而真实,这就是许鞍华生活化拍摄的特点。  《女人四十》里萧芳芳饰演的阿鹅与罗家英饰演的阿炳 《女人四十》,阿鹅与公公  《桃姐》可以说是许鞍华最为大众熟悉的作品,同样,在这部作品里,没有看到桃姐对生活有过抱怨,梁罗杰(刘德华饰)对桃姐的感情也没有过分的宣泄。有些戏像拳头一样,用力气来震撼你,而许鞍华的电影,则像母亲厚重而温柔的手掌,仅仅轻轻的抚摸,也是极大的感怀。所以这种温吞如水的状态,或许就是许鞍华作为女性,对生活、对人生最为细腻的解读。 《桃姐》剧照,叶德娴也和萧芳芳、鲍起静一样,因许鞍华的电影而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后的殊荣。  在《女人四十》里,阿鹅对阿炳说“长篇大论,好端端干嘛挑条烂路走啊?”而阿炳却说:“路不烂,你怎么会拖着我啊?!慢慢走吧。”人生何尝不是慢慢走下去的,幸福又怎会一下子就圆满呢?我们大部分人都必然过着普通的生活,但是这种普通却并不表示说我们不可以幸福,在许鞍华的电影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贫困、疲惫、琐碎的痛苦,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幸福依然还在我们的手中。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