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解说文案_《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除了那个夕阳红结局,其他都合格!

作者:吾爱影人

德国| 美国动作/冒险/科幻电影《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于2015年上映,由弗朗西斯·劳伦斯导演,DannyStrong 彼得·克莱格 编剧,影片讲述了施惠国现在爆发了全面战争,凯特尼斯·伊夫狄恩将在最后关头对峙斯诺总统。在盖尔、芬尼克和皮塔等好友的陪伴下,凯特尼斯和十三区的小队一起为了解放施惠国的人民而冒险抗争,并且策划暗杀越来越执迷于杀死她的斯诺总统。凯特尼斯将面对致命陷阱、劲敌和道义上的选择,而这些挑战都不曾出现在饥饿游戏的竞技场中。。
当《007:幽灵党》用一堆机车、爆破、枪战、美女挑战你审美疲劳的极限的时候,也在官方宣告007系列电影“王者老矣”,正让位于一众新生代的青少年电影。“大表姐” 詹妮弗·劳伦斯领衔主演的《饥饿游戏》系列终结篇《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上周与詹姆斯·邦德来了次正面交锋,《饥饿游戏》一开画首周末全球收盘2.47亿美元,把年迈的詹姆斯·邦德甩在了后头,再次见证青少年冒险电影的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从《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开始,电影就告别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小规模的竞技格局,转战到国会区的全方位大舞台,完成了青春电影的成长使命。到了《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故事梗概被逐层精简,只剩下一个主旨,就是如何让凯特尼斯率领的反抗军攻下国会区,打败总统,结束战火,终结饥饿游戏。于是,影片的主线就直接转移到反抗军团一路上的过关斩将。在3D效果的加持下,相比起前三部,在终结篇中游戏设计师设计的逃命游戏更容易让人产生热血沸腾的观影快感。凯特尼斯一行人刚进去国会区游戏场就被漆黑恶心的噬人海水翻山倒海般袭来,海水迈过高楼大厦,千钧一发,谁都有随时被卷入浪涛中万劫不复的危险,再现《后天》绝境逃生的震撼场面。随后的下水道环节,变种人在水中的猛烈进攻,悬疑与恐惧的气氛张弛有度,而芬尼克为救凯特尼斯而被变种人围攻而死的一幕,以及随后的国会区大爆炸,更是将整部电影的悲情渲染推向高潮。从第一部开始,《饥饿游戏》的立意就并非简单的少女在生死冒险的世界里历练成长的故事,在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大逃杀”之后,接下来必须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完成施惠国权力交接的问题。而这系列的最后一部也留有足够的空间,在战争格局之外披露成人世界的阴谋与残酷,让反抗军代言人凯特尼斯、国会区总统斯诺、十三区总统科因以及人民意愿来了次战争清算。所谓升华至政治理念上关于反暴政、建民主的宏图伟略其实都只是润色,真正象征着《饥饿游戏》系列电影迈向成人化征程的是女主角的蜕变。终结篇中的凯特尼斯卸下初为饥饿游戏参赛者的胆怯莽撞,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反抗军领袖,带领反抗军一路气势如虹地进攻,到最后更来个意识觉醒,摆脱游戏棋子的傀儡身份,做出果敢明智的决定,将箭射向朱丽安·摩尔饰演的科因总统。女主角“超级英雄”光环加身,这才是占据观影层最大比例的青少年观众最喜闻乐见的。戏中,“大表姐”演技的成熟更清晰可见,眼神坚定,箭法利落,临危不惧,在万众瞩目下,单枪匹马,一身戎装,走上施刑场对总统执行死刑的时候,气场完全不输“老戏骨”朱丽安·摩尔。值得一提的是,《饥饿游戏》系列经历了四部,主演“大表姐”詹妮弗也从一位初出茅庐的少女成长为名满天下的奥斯卡影后,与电影中的凯特尼斯无缝对接,真的可谓戏如人生。对于一部青少年电影来说,《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截止结局之前,都尽力维持着一部合格的3D电影应该有的素质(如果你不是过分苛刻的观众)。但令人感到突兀的是结局。结束饥饿游戏,凯特尼斯回到家乡,重遇皮塔,两人开展宁静的乡间生活,坐看春去秋来,多年后更怀抱孩子在田园间嬉戏,凯特尼斯露出慈母般的爱怜,深情回忆自己曾经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就像一个征战沙场多年的士兵解甲归田,然后跟他的后代忆当年,诉说自己的丰功伟绩与国难国耻。考虑到这是青春电影系列的终结篇,导演务求更能打动人心,让结局既要流露出临别的多愁善感,也要用这些童话故事的元素生硬地支撑起宏大的理想国主旨,更要不惜用夕阳红气氛如此浓烈的结局彰显其史诗般的逼格。而戏中那大条道理般的政治说教,被剥离得只剩下个框架可以细味。对于既非原著粉,也非“大表姐”的脑残粉的我来说,唯一感到动容且欣慰的是,它竟然逃脱了广电总局的魔爪,没有被“河蟹”。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