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解说文案_【独角戏】—–你的火星车

作者:吾爱影人

英国| 美国| 匈牙利冒险/剧情/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于2015年上映,由雷德利·斯科特导演,德鲁·高达 安迪·威尔编剧,影片讲述了影片改编自安迪·威尔同名原著。马特·达蒙饰演主人公马克·瓦特尼,他是阿瑞斯3号飞船上的六名宇航员之一。飞船在执行火星登陆任务时意外遇到剧烈沙尘暴,造成沃特尼滞留火星,而同船的其他宇航员都以为他已经牺牲。飞船的指挥官梅丽莎·勒维斯为此深感自责,但无奈之下只能率领其他宇航员返回地球。幸运的是,沃特尼是一名生物学家,也是极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机械工程师,他奇迹般地在火星生存下来,但却无法与地球取得联系告知别人他生还的消息。终于在一张卫星照片显示火星上出现了异常现象之后,NASA才察觉到马特还活着,由此展开了营救行动。行动必须与时间赛跑,因为火星上可使用的生存资源很快就会被耗尽。。
《火星救援》的马特.达蒙算得上一个人在一个星球上的独白。当我们看着他,在红色的荒漠中醒来,抖掉一头一脸的沙子,只有身上的宇航服,发出的警报声在无边旷野中有点生气,四顾无人,随着镜头的拉进推远,一个人影失落在那茫茫一片沙漠中,你就听见他抱怨了几句,随后就开始了一系列自救行动。我们看着他过一个火星日画一个格子,不知不觉已画了几百个,他的脸是平静的,带点萌。笑他边听唯一一首迪士科舞曲边骂没有品位,看着他捏着鼻子用同伴遗留的粪便做肥料种土豆,仔细听他计划余粮、精确分配食用的天数。那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映红了荒漠,他一个人坐在石堆上,被暖暖的一片红色包裹,那画面静静的却让人震憾,周围一片清冷、寂静,背影如此孤独无助,像被整个世界抛弃,我们仿佛都能听到他心的跳动。呆萌一个人,撑起了一个星球上的故事,用他的唠唠叨叨,把一种情绪,从遥远的银河星系传递给我们,传递到地球。那是一种孤独,一个人在火星的求生记,貌似绝路,在他的诠释下,又寂寞又享受,他不停计算、思考、失败、重来,对要乘着没窗没顶的火箭回家的骂骂咧咧,和伙伴艰难搞笑的交流,你好像忘了他的无助,以为他就在身旁,在这个嘈杂的地球,与你一样同欢喜共愤恨,他用他的喜感,让大家都忘了,他正面对着属于宇宙银河的难题,让人以为那些痛与孤寂真的只是银幕上的戏剧。他把那个星辰下冷洌的沙漠,用一颗颗土豆变得喜气洋洋,用精确的每日食物标准计量掩盖住内心的恐惧与绝望,我们看到的是玫瑰沙漠,发现一个人的孤独,原来也这样美。呆萌遭遇的火星遗弃,成就了他的一场独角戏,他的表情常常有那么一丝他特有的腼腆,这让一个经历了宇宙沧海桑田的人,更增添一种力量,抵抗着那荒芜与孤寂的吞噬。角色与他的相遇,成就了电影的光茫。其实,即使身处茫茫人海的地球,有时,未必没有一人星球那样深深的感触,火星上的他,等来了蓝星人的相救,可是,也很有可能,最后等来的却是失望,留下你,在那个或空无一人的星球或人影绰绰的世界,那时,你能也只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与力量,去抵抗种种。电影最后有一个镜头,呆萌开着火星车去坐升空发射器,准备逃离火星,离开伴随他长长日子的火星车,他拿出一张纸,写下一句话:“无论将来谁发现这个火星车,请善待它。它救过我的命。”他拍拍它,然后走了,留下火星车自己,在那茫茫的沙漠上。这部电影没有煽情,没有描述地球人如何情牵一线,关注命悬一线的他,就这一句话,看似平淡,却一下能让人感动。那辆火星车,仿佛就是他生死与共的好伙伴,从此以后,在那荒凉冷冽的星球上,就一个人孤零零待着,不知再要多少年,再等来他。看到这,就像看到呆萌一个人被扔在火星上一样的难受。也许这份难受,我们是为自己。一个人,可能和许多人与事相逢,其中,与电影的相遇,也许就成了人生中流光溢彩的一部分,或许,刚刚好,它能让你从寂寞中走出来,看着那多样的人生,体验那种一个人的美与孤独。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