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纪元》解说文案_这才是真正的科幻电影(小范围剧透)

作者:吾爱影人

保加利亚| 美国| 西班牙| 加拿大动作/科幻/惊悚电影《机器纪元》,于2014年上映,由加贝·伊班内兹导演,加贝·伊班内兹 IgorLegarreta 编剧,影片讲述了雅克是Roc机器人公司的保险代理,他受雇调查一宗人为操控机器人的案,而在整个搜集证据和调查的过程中,他的发现将会彻底的影响到人类的未来。。
这部电影其实被很多人看错了的。看点一:如果不是喜欢人工智能的,可能就会仅仅认为这不过是一部科幻电影,而且还是一部没有好看特效,没有引人入胜剧情的科幻电影。既不是纯粹的软硬科幻,也不是带有浓厚商业气息的商业巨制。看到有的观众就评论说这部电影明显吃力不讨好,说教意味浓重又希望走商业大片路线。事实上,即使是软硬科幻,在科幻设定上,无论是世界观,还是涉及的理论内容,虽然前沿,给人无限的遐想,但仍然空洞很多。《机器纪元》的叙事并不难以理解,如果我们因为纠结于叙事里的世界背景,还有对人与机器人的情感描写,只会给我们造成较高的观影门槛。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我们往往会把人工智能这样问题回归于人文关怀。诚然人的情感是人的智能的最高体现,所以我们讨论的大多数主题,往往会回归于广义上的哲学话题,哲学仍然是我们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主要语言。《机器纪元》的叙事里有几个“拗口”的地方,因为我们习惯了其他电影里的那些充满哲理和寓意的对话,所以一方面这些“拗口”的地方反而不那么引入注意,另一方面,我们很容易把《机器纪元》里那些“拗口”的地方用哲理和充满寓意的方式去看待和理解。所以我们在没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的前提下,很容易把《机器纪元》的叙事全然看成是在平常的渲染得很有末日情绪的科幻背景下,发生的人打机器人,人打人,机器人打人,男人打女人,女人打男人,最后人打机器人,机器人打人的故事,爱恨交织,缠缠绵绵。这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一定高度的观影门槛。《机器纪元》的背景设定在2044年,事实上离我们并不遥远,从2000年到2017不也晃眼间就到了吗?《机器纪元》不得不让我想起雷·库兹韦尔写的《奇点临近》一书。如果有童鞋看过《奇点临近》,再看这部电影,就会发现这部电影事实上是很引人入胜的。《机器纪元》的主要内容事实上并不是所谓的人类和机器的“感情”、“人性”等主题,这些都是烂透了的主题。即使是在“哲学”这么大的概念框架之下,“感情”和“人性”的探讨早有了结果,套用“杨绛”老奶奶的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就完美的阐释了这些个高大上的主题的主要内容。电影的宏观主题主要意义在于:普及这一主题并让更多的人去思考~单凭这一点来说,远比要解决这些宏观主题的问题要伟大的多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事实上《机器纪元》有一些很细微却足够引入入胜的桥段。这些桥段比我看过的其他大多科幻电影要有意思得多。片段一:这个片段事实上是和接近片尾的另一个片段里主角杰克和第一个突破“第二原则”的机器人的对话相呼应的。片段二:《机器纪元》的开头事实上是很容易让人反感的,伪记录的形式只会让这部电影的逼格降一个层次。伪记录的片段其实还能拍出很多新的花样,人类第一次月球登录不同样被变3用恢宏的背景音乐一本正经玩转了一番吗?结果莫名其妙令人遐往相信了,这是什么情况?《机器纪元》的伪记录开头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情节,这样一个逼格的开头不能没有,只是逼格还不够而已。但考虑到全片都这样一个逼格,我们暂且默认吧。《机器纪元》的科幻设定并不算普罗大众认为的简单的机器人觉醒,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人工智能觉醒或进化,成为能和人类智能,特别是人类智能的模式识别和情感相媲美的超人工智能,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或者说,超人工智能的出现代表的是一种灾难,超人工智能对人类来说,只是一场只要我们小心一点就能避免的意外,事实上大多数的超人工智能的觉醒的设定也是这样的。《机器纪元》的这两个片段都直接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机器人的觉醒是否只是一场意外罢了?”第一个觉醒的机器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没人做过什么,一切就这样发生了,正如发生在人类身上的一样,发生在了我们身上。”正如“尼克波斯特拉姆”所说的:“假定超级智能有朝一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人们是否会选择去开发它?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与超级智能紧密联系的是巨大的经济回报,只要是有竞争压力和利润产出,计算机产业在新一代的硬件和软件上的巨额投资将会持续下去。人们需要更好的计算机和更智能的软件,他们希望机器能生产的利益能够帮助生产;希望机器可以产生更好的医疗药品;机器可以减轻人类的负担,可以执行无聊或危险的职业;娱乐——产生永恒的消费利润。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位置,恐惧新技术的人都会振振有词地说:‘到此为止,不要再更进步。’”当然说超级智能紧密联系的是巨大的经济回报,话是实话,但仍不够耐人寻味,实质是,事实上,超级智能本身的发展是和人类一切发展紧密联系着的。正如奇点临近的作者说的:“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我已经亲身经历了40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一旦需要AI技术发挥作用,便会涉及各个领域(例如,字符识别、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机器人技术、数据挖掘、医疗信息和自动化的投资)。”事实上这并不难理解,伴随着语音识别的进步的,是智能手机的进步,而伴随着智能手机的进步的,是互联网的大发展趋势…我们都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世界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发展、进化着。人工智能,特别是超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随我们意志决定的可有可无的进程,纵览人类的进化,发展,我们或许会惊叹那些平凡,渺小却彰显生命伟大的小动作和转折点。生活在当下,放眼世界,我们或许会完全沉入其中,就好像我们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似的,我们或许会时不时试着去捕获那模糊的未来,就好像未来应该是这样的似的。毫无疑问,《机器纪元》通过如上两个片段的对话,已经很明确地作出了这样的预示: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物,这是进化的结果,我们或许会惊讶于这样的结果,为什么进化的结果就一定是超人工智能,当然,不一定是超人工智能,就其进化本身来说,人类出生地既不是一个叫做克莱普顿(超人故乡)的星球,亦不是一个叫做阿斯加德(Asgard雷神故乡)的地方,考虑到人类本身就不是进化到了不再依靠机器人就能御空而行,在星系间游玩,随便找个与世无争的地方过日子的物种。是的没错,为了生存,更为了生活,人类没有理由不发展下去,人类没有理由不进化下去。我想只有我说到这儿,很多人才会明白电影这两段剧情或许并不是一般科幻电影剧情的各种为了科幻感而作的设定。………………………..懒懒的分割线……………………..另一个看点: “你们本应该帮助我们生存下去”“生存是无法关联的”“生活才是”“我们想拥有生活”“人生”“总在寻找它的方向”“即使在这儿”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机器人,超人工智能,想要生活?为什么比我们更复杂,高级的智能需要生活?就好像片尾这样一个片段: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去定义“复杂度”。《奇点临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探讨:“复杂度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这里我把‘秩序’定义为‘适合某种意义的信息’。一个完全可预测的过程的秩序为0。单纯高层次的信息并不代表一定含有高层次的秩序。”光凭这句话的解释其实是不够的,仍然有很多要我们去考察。简言之,复杂度并不是单纯的随机的不可预测的,也不是用来描述信息量的,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用来描述一种秩序,仅仅有序并不能构成秩序,秩序还要求蕴含信息。秩序是具有某种目的的信息。仅仅拥有更多的信息并不能带来更好的适应度。有时,深层的秩序(更贴切目的)在复杂度上会有所精简而不是增加。就像我们的DNA序列。我们的DNA序列就是一种复杂度的完美诠释范例。我只是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情感能代表我们的文化的复杂度。而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智能的最完美诠释。我们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植物和动物不一样,动物和人类不一样,特别是情感,自然的,很容易联想得到,这和我们的智能是有关系的。然而当我们人类自己谈到智能和情感的时候,智能很容易被“理智”取而代之,“理智”和“情感”在人类这个物种看来是绝对对立的两种智能模式。从这个大致方向来说,我们的情感是否和智能有关系?答案很可能是没有。我们的情感的产生和一种叫梭形细胞的细胞有关,这种细胞除了几个种类的猩猩有,其他哺乳动物则完全没有,当然我还不知道其他的动物是否会有。但这不是我的重点。重点仍然是我们的情感的产生,梭形细胞确实是我们情感产生的地方,但值得一提的是,“梭形细胞是通过它们长的顶端树突与其他大脑部位的深入联系来获得能量的。因此,顶端树突所处理的高水平情感活动受感觉和认知领域的影响…梭形细胞并不做合理分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音乐与爱情面前没有理性。然而,大脑的其他区域则忙于赋予我们神秘的高级情感活动以真正的意义。”人类情感的产生,本身就和我们的智能息息相关,我们的感觉、认知的信息经过大脑不同区域的处理,最终会传递向通过长长的树突和大脑建立了深深联系的梭形细胞,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人类情感是人类最高级的智能。我们的情感和那些包含身体地图的大脑区域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我们很多的想法直接针对于身体,保护和提高自身,积极满足它们无数的需求和欲望。这同时也可以解释,我们的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进化使然,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情感并不是自由的,伦理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我们的情感从来都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即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情感的内涵早已不再服务于生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把生存和生活分开来。 我想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在说:智能,人类智能,是包括人类的大脑的接收、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还包括,大脑的表达信息的能力,而表达信息的能力,不就是我们的最高级的智能——情感吗?情感仍然是超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即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超人工智能的情感不是作为生存而得以进化的目的。但就像人类本身一样所纠结的,生存和生活,从来都是息息相关的。而正如《机器纪元》里第一个觉醒的机器人说的那样:“生存是无法关联的”“生活才是”“我们想拥有生活”………………………懒懒的分割线………………………《机器纪元》虽然是一部没尿点,没泪点,没槽点的电影,相较于相隔不久的《超能查派》,以及其他大多无脑科幻电影,《机器纪元》的科幻设定更好,《机器纪元》如果是美国制造,爆米花多多,相信会非常非常精彩的。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