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五军之战》解说文案_IMAX 3D和普通3D,选哪个?

作者:吾爱影人

新西兰| 美国冒险/奇幻电影《霍比特人:五军之战》,于2015年上映,由彼得·杰克逊导演,弗兰·威尔士 菲利帕·鲍恩斯 编剧,影片讲述了来自孤山的矮人们再造了他们那片故土的富庶,但是现如今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他们释放出了那头可怕的恶龙——史矛戈,来攻击长湖镇这些手无寸铁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  索林·橡木盾,这位山下的国王,屈服于对恶龙的恐惧,牺牲了友谊与荣耀来寻找传说中的阿肯宝石。比尔博无法帮助索林明白个中的道理,他不得不做出了一个孤注一掷充满危险的决定,全然不知前方还有着更大的危机。一个远古时期的敌人回到了中土世界。黑魔王索伦派出了半兽人军团来秘密攻击孤山。  黑暗在逐步升级的矛盾冲突中聚合,矮人,精灵和人类这些不同的种族必须做出决定--是要联合起来,还是选择被摧毁。当五大军团交战之刻,比尔博意识到他是在为自己和朋友们的生命战斗。。
等五军之战的零点场没事干就翻了翻时光网影院的评论区,发现大家对于某家影院的评分标准差异很大,大多的关注点都在是不是IMAX和影院装修上,关于具体的设备好坏很少有人在意。 以下全是个人在多次观影后得出的观点:其实某些情况下IMAX + 3D并不是无敌的,好的realD设备观影体验就会比IMAX好。制作精良、充分考虑IMAX特性的电影,才能达到IMAX 3D效果完胜普通3D的程度。 目前市面上普通3D放映格式和品牌主要有Xpand,杜比,master image,Leonis(雷欧尼斯),realD,魔影,索尼4K等等。Xpand和杜比的效果都很差,双机和4K影厅目前不多我没有体验过。魔影、master image、Leonis的成像原理都是类似realD的偏振式3D,按理说亮度损失最小且眼镜轻巧(仅看过一次巨幕魔影3D的变4,出屏不错但亮度略暗;最近又看了双机Leonis放映机的[一代宗师 3D],亮度没问题立体感竟非常差,可见亮度达标也不是3D体验好的保证)。由于realD品控较好普及较广,可以具体查询到使用realD设备的影厅,一会我会主要用realD3D作为普通3D的代表来和IMAX 3D做比较。 和2D相比,3D景深要有突出的主体以造成空间错落感,观看3D画面人眼注意力更集中于画面中心,会比2D版更不易顾全整体画面和画面细节(特别是背景)。3D电影不能有太多景深变化较大的镜头切换,否则很快会让人眼疲劳(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切换一些景深差距较大的镜头时会使用渐变重叠过渡来衔接)。因此好的3D电影不只是要立体感明显画面明亮,还要能适应人眼的成像习惯,否则让人看一会就眼部疲劳,再好的出屏效果也是枉然。 IMAX特性是屏幕大,视野超宽广,在远景大场面和长镜头上的临场感是无与伦比的。也因为大,IMAX的弊端就是不适合过多表现特写近景,不稳定的晃动镜头。镜头里的高楼出现在几十米高的银幕上会很爽,但要是一张张大脸充满了几十米高的银幕,相信不会让观众产生更多的愉悦感,反而可能会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况且银幕越大,大脑处理新画面的信息就会越费时,因此不稳定的晃动镜头和快速切换镜头会给观众带来比普通银幕更强烈的不适感,很容易导致还没看清楚这个画面就切到下个画面的情况。 再加上3D,IMAX 3D更要注意合理构图,一个场景背景信息不能塞太多,两个连接的镜头景深不能变化过大,全片特写和近景不能多,否则3D弊端带来的负面效果只会在IMAX银幕上被加倍放大。设备: IMAX使用的3D设备是线偏振放映系统,虽然亮度和效果有保障,比起realD的圆偏振仍有先天缺陷,如头部稍微倾斜一定角度画面就不立体,连续运动画面会有重影产生等。IMAX的音响设备是5.1声道(一说是五个分立的音频通道,与传统影院的5.1不同;一说是六声道超级音响系统),主打“撼天动地”的震撼。而已经有一些院线配备了realD或巨幕 + 杜比全景声或11.1声道,加上现在杜比全景声制作的影片越来越多,IMAX的音效优势也不再明显。片源: 数字IMAX的片源一般有两种画幅,暂且不论是后期DMR转制还是原生IMAX摄像机拍摄,仅在放映效果上大致表现为满屏(16:9,1.85:1,或1.9:1)的和上下有两条黑边的超宽屏(2.35:1或近似)两种。由于3D有明显焦点的特质显然更适合接近方形的画幅比例。而IMAX本身银幕尺寸巨大,上下两条黑边也很影响观感,更适合方形画面。这就是为什么数字IMAX依然默认满屏1.85:1,而胶片IMAX满屏的1.44:1更是震撼无比(有机会请一定去北京科技馆看看真正的胶片巨幕科教片3D,出屏效果和满屏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完爆几乎所有商业片)。 由此看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徐克等人真是业界良心。[阿凡达]是满屏,[泰坦尼克号]原本是2.35:1在转3D版后居然扩充成的16:9来充分适应3D和IMAX。诺兰的所有IMAX电影坚持外景用胶片IMAX拍摄,所有IMAX满屏段落即使是在清晰度只有2k的数字IMAX上都是IMAX体验的极致([星际穿越]除外)。另外顺便提一下约瑟夫·科金斯基,此君的[创:战记]和[遗落战境]口碑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他在3D和IMAX视效方面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创:战纪]也使用IMAX摄像机拍摄游戏段落,3D效果相当出色;[遗落战境]在IMAX 2D上全程满屏,全片大部分都是长镜头和远景俯拍相当过瘾。 其实,以[阿凡达]、[雨果]、[少年派]和[地心引力]为代表的很少的几部电影在IMAX 3D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它们充分发挥了3D的优势并回避了的3D的短板,这些优势在IMAX银幕上被加倍放大。但剩下的大多数来凑数的IMAX电影嘛…呵呵呵。 一般影片,IMAX 2D比普通2D更佳。除了巨幕带来的震撼,比起3D的观感人眼也更舒服。 如蝙蝠侠黑暗骑士系列,[安德的游戏]等。尤其是宇宙和科幻题材,一段段长镜头都能爽到飞。也有部分坑爹转制IMAX滥竽充数的影片,毫不考虑巨幕下人眼适应画面的特点,手提摄影能把观众晃到吐,如[饥饿游戏]和[极乐空间],后来部分段落用真胶片IMAX机拍摄的影片[饥饿游戏:燃烧的女孩]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 3D影片。2.35:1画幅的、有杜比全景声的近景和大特写镜头多、手提摄影风格明显快速剪切多的,具备以上三点中任意两点或一点或三点的请果断放弃IMAX而选择realD+杜比全景声。 反面典型:[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不停的晃动+眩光,用IMAX摄像机拍摄的满屏场景基本全是近景和CGI,无异于脱裤放屁。还有漫威旗下的所有电影,一水的IMAX 3D,一水的劣质伪3D和2.35:1,甚至杜比全景声也做的不好。 再以彼得·杰克逊为例。他本身推崇realD的降噪优化画面的系统,使用真3D设备拍摄霍比特人系列。我先后观看了[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的IMAX版和realD版,realD在颜色的饱和度和鲜艳度上明显好于IMAX。在观感上以精灵兽人矮人木桶漂流大战的段落为例,虽然IMAX上产生了短暂的“坐过山车感”,但这一整段上由于镜头剪切较多,主体在画面中不停的运动,看得并不是很爽,全片看下来也很累。后来因为陪弟弟去看了realD,顿觉漂流那一段极其入戏一气呵成,全片也没之前感觉那么无趣了。也是从这次开始我渐渐的改变了IMAX至尊的观点。 顺便说一下大家都很称赞的[环太平洋],巨大机甲和怪兽在IMAX上的表现确实很震撼,但你有没有觉得一但他们打起来根本看不清敌我双方的和具体动作细节?甚至全片下来几代怪兽的款式区别也不是很明显?个人认为就是因为[环太平洋]的各种特写较多,以近景为主,即使在IMAX影厅的皇帝坐观看也无暇顾及全景或细节。也恰好我后来在亮度尚可的杜比3D影厅重看环太,获得了比之前更好的观影体验。 动画片方面在IMAX上看过[神偷奶爸/卑鄙的我2],3D出屏确实好到爆,而且全片一直有各种出屏场景,不停的提醒你这是一部3D电影,然后我看到一半就不得不摘下眼镜缓解眼睛疼痛了…更不用说全场那么多小孩,到后面有几个小孩都看不下去了。顺便[一步之遥]也可以归到这类反面典型里。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无需迷信IMAX,理性挑选观影环境。 当然也要意识到,如今IMAX大行其道,和IMAX公司严格的品控是分不开的。只要有着IMAX的Logo,就意味着覆盖全部视野的画面,舒适轻巧的眼镜,高亮3D,合理的座位坡度,撼天动地的音效和经过DMR转制的片源…..(美中不足的是IMAX公司似乎没有措施来保证座椅的舒适度).而完全不用操心去普通影院看电影影厅的设备是主动还是被动,亮度是否合适,音响是不是杜比,大厅还是小厅之类的一串问题。所以IMAX意味着用多几十块的票价换来更高的性价比和更省心的观影选择(听着是不是有点像ios和安卓)。即使是第一次带同学去看IMAX的[星际迷航:暗黑无解],[超人:钢铁之躯]和[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这样的影片,他们均表示有了再也不想看非IMAX电影的感觉。而且!遇到[阿凡达]、[少年派]、[地心引力]这样的电影你不去IMAX至少刷一遍真的是你吃亏好嘛!IMAX公司你看我还拉了无数同学成为你们的脑残粉,新招个营销公关要不要考虑一下~ 希望将来真正适应IMAX 3D格式的大片会越来越多!激光4k的数字IMAX机的普及不要等太久,以及杜比全景声可以早日与IMAX合璧(似乎没戏了)。最大的心愿还是,全国那三块(此处错误,应该有十块,详情在文末)业界良心的胶片IMAX不要改造成数字,即使是以后再也没有商业IMAX片用胶片机拍,看科教片也愿意。把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和回复贴在这方便大家看看。4K厅放的一定是4K分辨率的电影吗?如何分辨?realD呢? 目前4K拷贝很少,所以大多数4K厅还是放的2K拷贝。银幕不大的情况下区别不是很明显。拿到的眼镜上有realD的logo的话就是realD的了。哪里能查到X地的realD的影院/影厅? 去realD官方微博的《全国城市RealD影院列表》查。找到你想去的电影院后,记得接着直接问博主该影院几号厅使用了realD设备。 以我在的西安为例,西安万达影城曾经解放路店为4/5/8影厅,民乐园店为4/5号厅。不过后来去民乐园店5号厅先后观看[疯狂原始人]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眼镜换了两幅都又油又脏,只好用自己带的眼镜。画面失焦,字幕都是模糊的,光线暗,大白天的阳光跟黄昏似的。然后去4号厅看[怪兽大学],3D居然是Xpand的被动式= =文中的皇帝座怎么算的 不同大小的IMAX厅具体的最佳排数还是有区别的。我自己的经验是多次观看以后,屏幕能正好充满全部视野的那排再往后推个1~2排的最中间座位。因为屏幕能正好充满全部视野的那排看原声电影的字幕很累…一般国语配音或非3D满屏的IMAX我才会坐这一排。不过抛开其他因素,IMAX3D越靠前越震撼,二刷少年派坐到了第四排,完全入画了 不过第四排也算是往前的极限,再往前画面扭曲的就无法直视了…当初在第一排看泰坦尼克号永生难忘16:9的比例算是满屏吗? 由于以前疏忽误以为16:9在数字IMAX上是满屏。此处更正:不算。数字IMAX银幕比例为1.85:1,而非16:9或1.78:1。但部分画幅是16:9的影片如[阿凡达]、[泰坦尼克号3D]、[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环太平洋]等,在数字IMAX上的表现几乎为满屏,左右会有黑边。看3d电影怎么分辨看的是什么格式的? 一般3D眼镜厚重体积大的是主动式,内置电池,观影效果差佩戴易不适。体积小轻巧塑料镜架塑料片镜片的是被动式,reald和IMAX的3D都在此类。然后眼镜架上印realD的logo的话肯定就是realD的更正。国内可以放映70毫米胶片IMAX的地方有10家。 分别是:中国科技馆,电影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上海科技馆,重庆少年宫,大庆科技馆,东莞科技馆,黑龙江科技馆,香港太空馆,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但[星际穿越](Interstellar)胶片版IMAX由于内地压根没有引进所以没在十块银幕上上映。感谢新浪微博的@浮夸的拉尔夫提供信息。关于IMAX满屏画幅: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反老师微博搜搜“IMAX”“3D”等关键词,非常长姿势。发一张最近无聊时用手机做的效果图:完全是用手机系统自带app做的哦!花了半个多小时呢快来夸我!~\(≧▽≦)/~————————————————–我不是影视从业者,也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以上结论都是以我的观感为主而得出的,也要感谢微博上的几位大大无私为我提供相关知识。以上若有任何问题和错误请务必提出,我虚心接受,也请勿人身攻击。原文首发于知乎,禁止转载。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