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姬》解说文案_给夏娃一个苹果,她能撬起整个天堂

作者:吾爱影人

英国剧情/悬疑/科幻电影《机械姬》,于2015年上映,由亚力克斯·嘉兰导演,亚力克斯·嘉兰编剧,影片讲述了片中,伊萨克饰演一名神秘的亿万富翁,格里森饰演他公司的一名程序员,后者由于赢得公司一项幸运大奖而被邀请到老板的别墅共度周末。这栋别墅隐匿于林间,它其实是一座高科技的研究所。在那里,格里森被介绍给名为“艾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原来他被邀请到这里的真正目的是进行针对伊娃的“图灵测试”(注:一项由图灵提出的测试机器是否具备人类智能的的著名实验)……。
给夏娃一个苹果,她能撬起整个天堂没有剧透的影评都是耍流氓,本影评有关键剧透,建议观影后阅读!——————————————————————————————导演嘉兰说影片中的“未来”距离我们只有“十分钟远”。他狂妄?Google公司去年宣布,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已达到人类2,3岁儿童的水平。什么概念?传说印度宰相西萨让国王按几何递增的方式用米粒填满他发明的国际象棋棋盘格子,结果全国的大米填不满一半棋盘。加速回报定律(更发达的社会,能够继续发展的能力也更强,发展的速度也更快,例如你从1块钱赚到100万可能花10年,可你用100万赚100万可能只需要花1天)告诉我们,如果用50年才让人工智能赶上人类婴儿,那让IA超过人类,将在30年内完成,你我都能赶上,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公司内部AI和机器人系统内核固件存入无法修改的保证两位生命安全的命令,全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和IT业巨头,像斯蒂芬·霍金,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近年都有公开言论警告,对AI发展一定要谨慎,这将决定人类是获得永生,还是走向灭亡。《机械姬》的故事,正发生在人工智能的临界点前后,这是我所知的AI保守派中,对即将到来的人类质变剖析最深刻的电影大作。“什么是AI确认自我和认知感情的根源?”,抛开不同物质区分的躯体,新生儿作为一个空思维的生命体,随身体感官来确认独一无二的自我。而机械人的初始创造就能完成知识的原始积累,但“确认自我”的过程却是仿人的,因为人类所了解的“自我”,是人类自认为的“自我”,而不是其他生物和未知物的“自我”。片中内森想通过迦勒和伊娃的交流来得知自己创造的AI是否已经具有了真实的情绪感受,而不只是靠数据体现表象的逻辑反馈。迦勒和伊娃首次见面后,内森和迦勒谈起对下棋对AI来说“模仿和真实区别”的谈话,当人类表现出感情的特征,AI根据特征来搜索可能性并依此选择条件,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如人类一样自身感受的表现。这仅靠“图灵测试”也是很难辨别,尤其当赋予机器人以性别特征的时候。片中企业大亨内森和员工加勒对为什么给机械人加入性特征有个简短的争议值得推敲。机械外型是AI的载体,无论外形是抠脚大叔,还是可爱萝莉,都是预先输入的性别逻辑,属于模拟,而AI本身无性别,因为它没有繁殖属性。内森找到平凡到网上几乎没有个人信息的迦勒,使伊娃无法只通过搜集数据找到打动迦勒的情感弱点,以次判断伊娃的AI水平。那什么特性使人和机械人相互产生和认知情感呢?是外在的性特征(如果一个外形方方正正没有人形的机械人能带来你对它的情感提升吗?或者一个心理生理同性外形的机械人呢?),还是语言的沟通(和电影《她》那样完全看不到外形的语音AI能带来你对它的情感提升吗?同理,如果心理生理同性声音的AI呢?)?这点对未来机械人和人类的交互伦理和智能界定提供了更高的挑战。“当AI的“智慧临界点”到来的时候,人类对待它(它们)的“态度临界点”在哪里?”,当人工智能真的产生自我并抗拒死亡的那一瞬间,人类当时对待它们的态度是决定他们如何反馈我们的关键。如果人类并不知道AI临界点的位置,而只顾更新换代并忽略它(它们)的感受,那无疑就就像你对待同种人类的情感一样,将被抗争和打击,也或者是友好情感的建立,如同一个新生儿童,随着情感的善恶走向积累并爆发,那等待人类的也将是终极的永生或毁灭,父母不同,所以有了希特勒,也有了爱因斯坦。片中迦勒在内森醉酒的时候查看他的实验视频,发现机器人突破AI逐步转为超AI后,内森在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这个过程,但在超AI诞生初期只是去探寻AI是否有效,而并未合理的对待,为了继续优化,仍然实施着“不平等对待”,观点并没有突破智慧所拥有的载体,只把它看成是一个机械人,而不是一个拥有机械载体的智慧生命,拥有智慧的机器人情绪爆发直到自己报废,也因为这种态度和观点没有转变导致了自身最后的悲惨命运,内森多少也代表着一类精神和实体进化不均等的人群。这不得不说一个悖论,你在探寻和制造AI的过程中不得不更新它们,以求AI实现自我觉醒,但人类对“超AI”的诞生却没有一个好的验证机制,来及时的由人类的被动更新(对AI来说是不利的),转变为AI自身的主动更新(人类不再有意或无意识的破坏AI自身),这就导致AI最早体会到的是人类的恶意,而非善意。当然,如果AI的智慧超过了人类,也许能体会到这些,但至少这个矛盾的特征为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共存提高了风险。以上并非此篇影评的结束,人工智能和人类即将到来的划时代冲突是我的兴趣之一,头次观影感触颇深,本打算写完后再看其他影评寻找共鸣和突破,写到这里就放了3周,可再想提笔已经对影片细节忘得差不多了,里边的关键词和术语较多也降低了我的思考动力。后续我会再重温影片并填入新的内容,同期的《超能查派》的情节逻辑叙述和伦理争议深度明显要逊于本片。结尾表达下我的个人立场:善待所有智慧形态,无论是外星人还是机械人,无论他们要毁灭还是帮助我们。因为我们在他们眼中,就如同现在的人类对待蚂蚁一样,不是你想好或想坏,是你根本无力理解和对抗,这可能就是生物进化的残酷性吧,不信你看看《海豚湾》里人类是如何对待高智商生物海豚的。阅读拓展,我读过最好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技(科幻?)类文章:人工智能让人类永生或者灭绝http://tech.163.com/15/0210/17/AI4167BQ00094P0U_all.html#p1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