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刺客》解说文案_《会计刺客》:是穿着西装杀手,也是中式侠客

作者:吾爱影人

美国动作/犯罪/剧情电影《会计刺客》,于2016年上映,由加文·欧康诺导演,比尔·迪比克编剧,影片讲述了影片讲述了一位法务会计师白天破解不法分子伪造的账目,夜晚却化身刺客来代行正义的故事。。
《会计刺客》绝对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但它的成功并不是导演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或营造了令人窒息的观影节奏。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应该是编剧的胜利,正是剧本的精细与巧妙,让本片并没有演变为常规的“个人英雄主义”包裹下的复仇之路(虽然它的内核确实如此)。两条主要故事线短暂的交叉后,又各自精彩着,几个主要人物间前呼后应,一起随着故事变得饱满起来,最后冲破“善”与“恶”的界限,产生一股悬而未决但充满遐想的快感。 杀手也需要“过度”包装主角你可以理解为就是一个厉害的杀手,但编剧在此基础上加入各色调味料,把他包装得新鲜而有特色。首先是他一个自闭症患者,拥有天才般的能力和独特的生活习惯,它为这个杀手穿上区别于其他杀手的特制“演出服装”;其次他是一名会计,一个看似人畜无害,很难和杀手联系起来的职业人,它在这个杀手的“演出服装”上别上一枚特制徽章;再次,他是一个对艺术有着自我审美需求的人,它让这个杀手在冷血外,多了值得玩味的个人魅力(其实,这个爱好在剧中充当了撩妹技能),就如同片中那顶插着靓丽羽毛的绅士帽,为J.K西蒙斯老爷爷增添了几分骚气一样。最后,他拥有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的与众不同让他的人生走入了另外一条道路,强硬的军人背景和对儿子的溺爱使得这个杀手有了“致命武器”——格斗技艺与武器操控。OK,包装完毕,面瘫王阿本闪亮登场,一个区别于以往类型片中杀手形象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伏笔兑现时的愉悦好莱坞让人产生愉悦感的很大原因,除了那些眼花缭乱的特效和如丧尸般源源不断涌现的明星外,就是它圆滑精致的故事结构,总能顺应你的观影需求,营造出一种“圆满”感,因此你不必担心那些在独立电影或文艺片中会出现的道德折磨或心灵创痛。《会计刺客》熟练地为我们演示了几次较为经典的“伏笔的艺术”,让影片的前后呼应如“德芙般丝滑”。 中指和拼图:儿时弟弟对着窗外母亲的那个中指,便解释了为何后来母亲的葬礼上仅有男主与父亲前去参加,因为弟弟对母亲充满憎恨。而影片开始时小女孩为男主拾起遗失的那块拼图,正好是拼图中人物的心脏位置,寓意着这两人日后一种彼此依赖的生存关系。 两次电话:“你喜欢猜谜吗?”这句话是影片开始时西蒙斯老爷爷对被考察的下属说的话,看似并无古怪,而在后面的故事里,西蒙斯爷爷几年前曾接到一个电话,而对方的第一句话也是“你喜欢猜谜吗?”,于是西蒙斯爷爷和会计战士间的关系就彻底显现了。答记者词:西蒙斯爷爷选择这位黑人女下属来“调查”会计战士,实际是希望能够实现交接班,让这位下属来继续和会计战士合作。而随后的故事里,知道真相的女下属看似与西蒙斯爷爷有很大的分歧。最后在西蒙斯的注视下,女下属终于说出了和自己之前面对媒体时一样的台词“这是团队协作的功劳”,影片用这句台词来宣告了“新代理”人的诞生。  调皮的反转本来故事朝着最后的大决战顺利地进行着,可忽然画风一转,变成了亲兄弟间的亲情时刻。影片让大部分时间里充当“大反派”的角色在最后关头实现角色的反转,这让人有些跌破眼镜,先前火爆的枪战戛然而止。故事迎来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结局,男主似乎并没有以英雄的姿态宣告最后的胜利,正义的伸张或者对罪恶的审判似乎变得并不那么重要。在欢快的配乐中,男主开着房车徜徉而去,有着一种中国武侠小说中侠客的风范,也预示着这个另类杀手的故事还将继续。观众会发现这种意犹未尽的味道,比常规结局中的抱得美人归更有震撼力。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