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猴》解说文案_灰猴:透过人性的贪婪欲望,山西大同与世界对话 文/王珉

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喜剧/犯罪电影《灰猴》,于2019年上映,由张璞导演,张璞编剧,影片讲述了影片讲述在黄花梁上的云州城,随着一件价值不菲的“古陶坛子”的出现,包括大智若愚的小店老板、见利忘义的无良商人、拜金风骚的妙龄女郎和深明大义的睿智老者等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循着贪婪与欲望的诱饵,卷入到各种棘手的麻烦中难以脱身的故事。。
《灰猴》,顾名思义为品行不端的坏蛋,延伸为玩世不恭的强盗。电影围绕仿造的“古董坛子”,奸商打手,三教九流,碰撞展开如小说章节的内容演绎,铺陈出贪婪的人性原罪。电影在去年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获得中国电影单元的一等奖,透过大同方言与世界对话,这是开放的山西与世界对话的姿态。从票房与口碑来看,《灰猴》虽然在暑期档谈不上大获全胜,至少能和曾经的《疯狂的石头》《追凶者也》《人再囧途之泰囧》相媲美,乐死人不偿命。那么,这部电影让众人追逐的刀削面独家秘方是什么?乌龙闹剧衍生出的人生百态魔力在哪里?私以为,戏弄和爆笑是这部电影的两个关键密码。《灰猴》将视角聚焦在山沟大同面朝黄土的小人物,并且将每个人物外在的表层层层剥离,揭示出人为财迷的生活现实。故事的起因源自一件价值不菲的“古陶坛子”。黄花梁上的云州城,三教九流卷入其中难以脱身的故事。贪得无厌,使得电影中所有人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人捞得横财。这是山西出生的导演张璞,对当下社会物欲横流、人性浮躁现象的反讽。在多种可以人性的叙事可能性中,导演绕过了沉重的叙述方式,选择了一种看似幽默的叙述方式。他用7个章节的“偶然”,串联起了所有的“必然”。从影片许多细节观察,导演对昆汀·塔伦蒂诺很熟悉。在《灰猴》中,两个从未抢劫过的憨贼,竟然敢偷秦总的“古董坛子”——这些带有黑色幽默气质的情节,都像是对影片《低俗小说》的致敬。但相较《低俗小说》对偶然性的单纯拼贴,《灰猴》的搞笑,更像是一种对真实人性与悬念犯罪的有意解构。倘若在影片一开头就讲述“古董坛子”的真相,那么在影片的结尾,烂腌菜秘方就显得无足重轻。《灰猴》的黑色幽默,不是炫技也不是刻意。它更像是一种自信的平衡——就像是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的戏弄昵称,叙事的缺口在于减弱各色人物飙着晋北方言给观众带来的语言冲击。正如片中的刀削面、羊杂、烂腌菜、兔头这些大同特色美食,它们就像一波三折的故事,将每段剧情的关键信息用烧脑的方式抽丝剥茧。所谓小人物的小心思,惟其如此,小阴谋才能透出黑色幽默。如果要从电影中寻找一个爆笑的节点,那大约是偷情男女看到洒满地的钞票仿佛置身梦境。剧情撕扯下每个人包裹着的外表,内心深处的原罪和黑暗血淋淋地放大。所谓欲望沟壑,梦想幻灭后笑料层出不穷。再加上从未失手的香港大盗却栽在了大同,头脑简单的两个小偷,由此可见,戏弄才是电影最终要面对的主题。“古董坛子”作为引子,串联起三教九流与总共7章令人啼笑皆非的犯罪案件,那是灰猴们撕扯掉对方面孔后的相互成全,他们最终从对方的生命中获得了理解和尊重。但电影又是宽容和温情的,因此最终它的落脚点仍然在“爱玉娇”的爱情归属上,这是人性最好的解药。(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