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解说文案_案情解读之青春杀人事件

作者:吾爱影人

日本动画电影《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于2015年上映,由岩井俊二导演,岩井俊二编剧,影片讲述了2004年上映的电影《花与爱丽丝》,是岩井俊二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两名自幼为友的少女,花与爱丽丝和一名少年之间的三角关系。岩井俊二用细腻、唯美的视觉语言和一个简单的故事,构建出独特的青春风貌,还包办了该片的编剧、制片人和原创音乐的工作。这次的动画电影《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将讲述花和爱丽丝相遇的故事。。
时隔一年多,花终于走出了家门,与爱丽丝一起穿着水手服重新回归了学校。 青春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是我们迈向成长的极速列车,也是梦幻童年的末班车。现在科幻电影日渐流行,几乎每个导演都有在宇宙中探索另一个不同世界的愿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我们自己本身的视角来看,在每一段时期里几乎都会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小时候我们着迷于幼稚的动画,长大之后我们却可能对沉迷于二次元的孩子们嗤之以鼻;童年时期我们会快乐地做着毫无意义的傻事,长大之后我们探求每一件事的意义,但挖空心思也得不到快乐的真谛;青春期里那些让我们痛彻心扉的大事件到了成年或许也会变成一个童真温暖的小事。 童年时期我们什么都不懂,但什么都期望,到了青春期,我们把最美好的期望赤裸裸地坦露在了现实中,但生活压力、复杂社交、家庭问题等等一系列各不相同又无法避免的烦恼都足以给我们予窒息的一击。我把青春期比作是“魔法消失”的时期,当花知道汤田对多个女生都送了求婚信的时候那个从幼年起就伴随着她的甜蜜魔法便消失无踪了,那一天放学后的傍晚,花走在回家的路上,失魂落魄的神情和《魔女宅即便》里失去魔法的琪琪简直如出一辙。当然,不只是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步步逐渐开始成长。 初恋无疑给了花异常沉重的打击,花和汤田青梅竹马,从幼儿园就认识的两人在三年级之前便互送情人节礼物,那个时候他们并不理解爱情,这种情人节送礼物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个过家家式的游戏,所以,就算汤田在四年级不再送花礼物她也没有因此伤心,最多也只是感受到了寂寞。到了初二的时候,花送给了汤田一封求婚信,这个行为虽然看似幼稚,但它表达了花在爱情上最理想的诉求,这也是一种融合了带有童年时期的童真表达与青春期对感情探求的双重行为。但是汤田并没有给她回应,是什么原因她并不清楚,但她的爱情幻想并没有破灭。儿童时期的美好带有着强大的惯性让她屏蔽掉了内心不想接受的现实。 初三的时候花和汤田被分到了同一班,而且是前后桌,那日是花最美好的一天,她和爱丽丝在寒冷的星夜,在带有余温的汽车底下甜蜜地回忆着。但随之花所面对的便是最痛苦的事情。就算在无意中看到汤田对其他女生表白花还是会一厢情愿地呵护着心中的那份理想的感情,让花无法接受的是汤田的所作所为让她没丝毫机会再去维持心目中对初恋的向往。汤田与多个女生签订了结婚协议书,可怜的是对于花来说她连其中一个都不是,讽刺的是求婚信这种东西正是之前花主动送给汤田的某种情书。她送给汤田的是一份最真挚的心意,而汤田拿给其他多个女生的又是什么呢?初恋对象美好形象的破灭也是花心目中理想感情的破灭,至此花之前所做的一切便失去了意义。汤田不喜欢花,并且也不值得让花喜欢。从幼儿园到初中,花的初恋就这么被现实所摧毁了。恼怒的花忍不住报复了汤田,她把带有蜜蜂的花放到了汤田的衣服中。在汤田转学告别之时,在所有同学面前汤田被蜜蜂蛰中,他因巨痛在地上扭曲,他就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花所在的初中。 这,便是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 这部电影在某些地方与岩井俊二的《情书》类似,也是一个关于初恋记忆的故事,但全片更注重的是友情的表现。《情书》从藤井树与博子的偶然相识引出了女藤井树的青涩又美好的初恋。本片则通过爱丽丝转学这一故事开端引出了花与爱丽丝的相识以及花的初恋。电影中花的爱情,爱丽丝的家庭亲情、花与爱丽丝的友情在电影中都有意蕴丰富的展现。在故事里我们处在爱丽丝家庭破裂的伤痛后期,又处在花初恋破灭的伤痛之中,花与爱丽丝的相识化解了花的初恋阴影,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好友情的开始,但她们的友情之路也并没有我们所看到的那么一帆风顺。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花与爱丽丝将会遇见另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男生,她们的友情即将面临从未有过的巨大危机,预知详情,请观看2004年岩井俊二导演的真人电影《花与爱丽丝》。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