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使者》解说文案_《环形使者》:时间才是唯一

作者:吾爱影人

美国| 中国动作/犯罪/剧情电影《环形使者》,于2012年上映,由莱恩·约翰逊导演,莱恩·约翰逊编剧,影片讲述了在2044年,有一个叫做约瑟夫·西蒙斯的杀手受雇于一家叫做Looper的杀手组织。2044年的美国,非常杂乱,罪孽、血腥和暴力时时刻刻都在上演。25岁的约瑟夫,为了讨到自己的生活,不得不做起了“雇佣兵”的行当。  工作找上了门来,约瑟夫被堪萨斯的黑手党雇佣,被送到2077年的上海,去杀掉一个在未来会制造麻烦的目标。在Looper里工作的杀手,都是身手不凡的高人,一般来说,只要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就没有能活下来的。可是在上海,约瑟夫却失手了。因为,他发现,他这次的行动目标竟然是老年之后的自己。  任务失败之后,约瑟夫也没有办法回到未来,继续自己的生活了。而Looper则因为他的任务失败,而派来了更多的杀手,要干掉一个年轻、一个年长的两个约瑟夫。此时此刻,年轻的约瑟夫只有拿起武器、联手起老年版的自己,一起杀出重围,找出操纵这一切的幕后黑手。。
人们最大的朋友,其实不是闺蜜,不是死党,更不是怀中的狗狗,而是时间。人生苦短,长路漫漫中,我们唯一能把握并掌控的,只有时间。就算真的混到一无所有的地步,你也还是会拥有时间,无论长短,它都只属于你。就这个意义来说,类似于闺蜜和死党的朋友,都比时间略逊一筹,因为他们无法一直陪伴你,并且还由你支配和掌控。然而,人们最大的敌人,也是时间。它可以改变你的容颜,它可以磨砺你的心性,更重要的,当你没能好好支配它的时候,你就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即便是真有穿越那回事,你所能改变或者挽回的,也不会是时间,而是又一次遗憾的开始。《环形使者》所要说的,大抵便是这个意思。 正如影片中的乔,为了能掌控命运(苦逼之处在于他一开始并不是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年轻的乔执行的任务是为改变雇佣者的命运),通过时间旅行(也是被逼的),纵身一跃,回到到了30年之前,睁眼一看,年轻的自己正举着枪对着自己。而年轻的乔也倍感惊讶,因为执行任务的对象,刚好是通过岁月雕刻变得年老但依旧彪悍的自己。当转角遇到的不是爱,而是自己的时候,年轻的乔作为一个杀手的职业本能并没有受到影响,依旧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执行。这种执行力着实叫BOSS欢喜,只是生活的阻碍远远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时间流长的过程中,智慧与技能并增,让年轻的乔发现自己干不过30年后的自己。不仅如此,两个自己的目的也决然不同:年轻的自己要干掉年老的自己是为了寻求一对黄金和安逸的生活,年老的自己则只想着干掉那个毁掉了自己在中国美好生活的唤雨师。当生活的目标不同的时候,即便是同一个自己,面对不同的时间,也就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年轻的乔通过一个女性展示出来的母爱改变了对于生命的理解,年老的乔通过失去爱人而改变了对于人生的理解。年轻的乔看到母亲为了孩子不惜牺牲生命,改变了对于生命的理解,于是将枪口对向了自己;年老的乔失去了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爱人,改变了对于人生的理解,于是不顾一切的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这些观念上的改变,都建立在时间的改变上,可时间岂是那么容易改变? 电影本身并不是强行要输送一种关于时间、空间以及命运的复杂观念,导演和编剧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发散一下想象力搞得看起来很好玩也不是不可能。但从实际观影效应来看,这种揪着智慧玩儿的故事构架以及视觉呈现,确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冲击。《盗梦空间》已经证明了这种玩法会轻而易举的挤入高端,《终结者》似乎也早已给了一个怎样成为经典的答案。而《环形使者》并不仅仅是要挤入高端和成为经典那么简单,在电影品质上,已经丧失了沦为烂片的可能,而在电影所表达的意义上,显然不是随随便便玩儿来的。也正是基于这种创作观,《环形使者》在坦诚讲述一个被杨幂等人弄得俗套不已的穿越故事的同时,通过另辟蹊径的方式,重新定义了穿越的可能。关于时间,关于空间,关于命运,这些高端命题的创新呈现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有益于生活的意义。 可是,命运真的是可以通过穿越就能得到掌控的吗?面对时间,我们的命运是否能够得到改观,科学上目前还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判断,哲学上却似乎能果断从容。命运可以由自己掌控,未来也可以由自己操盘,但在扎扎实实的生活本质里,掌控命运的方式有很多种,诸如考试前夕不去泡夜店而去泡图书馆,或者在送给一个女孩心形石头前坦诚交代送给其他姑娘也是这样的石头等等之类的方式,都可以多多少少给自己的命运起到一些掌控的作用。而将掌控命运的希望寄托于种种穿越的想象中,期盼通过对时间的抵抗而获得改变,就显然有些不大靠谱了。 每一次穿越都是一种意淫,而每一种意淫,都是对时间的浪费。面对时间,唯一正确的处理方式,只有让自己踏实,让时间充实。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