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雷霆再起》解说文案_那它和第一部比,那是欺负它了
作者:吾爱影人
英国| 中国| 日本| 美国动作/冒险/科幻电影《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于2018年上映,由斯蒂文·S·迪奈特导演,T.S.诺林 艾米丽·卡迈克尔 编剧,影片讲述了故事发生在距离前作战乱结束十年之后的2035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甲更新换代,拥有了更先进的功能和更强劲的战斗力。但外星“先驱”仍对地球蠢蠢欲动,当海底虫洞再次被打开,进化而来的怪兽更加庞大且智慧,它们似乎酝酿着更具威胁的阴谋,地球再次陷入被巨兽侵袭的危机。面对机甲驾驶员的短缺,杰克与奈特这对曾经的机甲驾驶员搭档再次联手,不得不冒险率领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机甲学员们奋起抵抗,为守护住人类最后的希望与怪兽展开硬碰硬的激烈一战。。
机甲才是男人的浪漫!!——鲁迅当《环太平洋》上映的时候,我坐在第二排看的IMAX,那种巨大机甲踩在脸上的感觉,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最懂宅男的是宅男,资深宅男陀螺把一个个钢铁巨兽搬到大荧幕上,打得怪兽生活不能自理,那时候全世界的宅男都疯狂了。五年之后,再度集结,本来以为是机甲粉丝和宅男们的一场狂欢。然而,《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一盆冷水将大家浇了个透心凉。我一直觉得《环太平洋》一直是机器人电影的一个标杆,因为,同样是以机器人为卖点,他打造出了一种不同于《变形金刚》的表现形式,《变形金刚》是极度拟人化的,里面的变形金刚们可以说是钢铁版的人类,《环太平洋》里面的机甲不同,他们是机器,他们是打怪工具,所以相比于《变形金刚》强调了更多的“机械感”。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非常的机械化和机器特有的笨重感,显得更加真实。《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却完全放弃了这种设定,将机甲塑造出了变形金刚的感觉,打斗更加灵活,动作更加流畅,特效完全“变形金刚化”。镜头方面,第一部中运用了大量的近景,打斗也给了机甲身体部位很多特写镜头,展现出了机甲在完成每个动作时身体零件的运作,你可以清楚地看见,流浪者在脚着地时脚部的液压装置配合齿轮零件的减震。第二部大概是因为经费的原因,中近景镜头舍弃这些,镜头大部分是由远景组成,机甲细节屈指可数。表现糟糕的还有机甲的光影,第一部几部都是夜晚大战(因为夜戏省钱),印象深刻的一场城市大战中,机甲配合着直升机的探照灯,后面映衬着城市的五颜六色的灯光,光影表现方面堪称完美。第二部中白天的战斗戏份中,虽然说光线比较充足,打戏看的更加清楚,但是机甲的色泽太过高亮,几乎看不到任何阴影部分,比第一部显得更加不真实,效果不说比得上第一部超一流水准,甚至有点跌出好莱坞平均水平的范围。第一部的剧情一直被人诟病太简单,所以,第二部还是稍微有点野心的,在原本的世界观上面拓宽了内容,却弄巧成拙。第一部的导演目的很明确:我要的就是机甲揍“开菊”的快感,剧情什么的无所谓了。第二部为了增加文戏内容,将战斗戏份大大压缩,前一个小时基本见不到多少机甲的战斗场面,相比于第一部中,开场的时候配合着BGM,驾驶员从准备就绪到加入战斗一气呵成,当时的我燃到恨不得从电影院的椅子上跳起来。而且最后的战斗,一共出动了四部机甲,除了凤凰雅典娜双刀加上灵活的动作,其他的战斗机甲根本毫无特点可言。相比较第一部,赤红风暴的灵活机动,切尔诺阿尔法的大力出奇迹,虽然出场时间短,但是让人印象深刻。关键是,电影在前一个小时之前刻画了那么长时间剧情,连机甲驾驶员都没刻画好,倒是景甜的霸道总裁让人印象深刻。小机器人“拳击手”是本片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蠢萌蠢萌的,在决战的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稍稍的提升了我全程几乎毫无波动的肾上腺素水平(唯一一次波动就是在经典的《环太平洋》BGM变奏出现的时候,要是在多一点,我可以稍微给多一点好评),强烈建议将“拳击手”作为《环太平洋》系列的吉祥物出周边!!最后,我很期待《环太平洋3:决战阿古斯》。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警告:请不要相信文档内的广告信息,例如加某某微信或者QQ或者某宝店铺,避免上当或者重复购买。本站免费提供的是全网资源!!!(视频加载失败是由于存储防盗链导致的并不影响下载,可以直接选择下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