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奇幻电影《画壁》,于2011年上映,由陈嘉上导演,陈嘉上 刘浩良 编剧,影片讲述了深山古刹,进京赶考的书生朱孝廉被一个从壁画上跌落下来的仙女牡丹带到了画中的仙境。在奇异的仙境之中,众多仙女在姑姑的管理下,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但惟独不许她们与男人产生感情,而且对私自闯进仙境的男人也绝不手软。在仙境里,朱孝廉认识了仙女芍药。在芍药的帮助下,朱孝廉躲过被姑姑发现的危险,顺利的返回人间。但是,由于担心牡丹的安危,在朱孝廉的请求下,古庙里的大师帮助朱孝廉重返仙境。然而仙境之中依旧歌舞升平,但朱孝廉却怎么也找不到仙女牡丹的身影……。
西方人对大陆两种题材的电影感兴趣,一种是武侠,一种便是神话。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讲了很多故事,虽然用古文写起来都不长,甚至有些篇章也就寥寥百字而已,诚如《画壁》。远远不能和现在起点中文等网络站点中的连载小说相媲美,动辄几千章的文字让蒲老也为之汗颜。但正是他的只言片语,却为中国神话鬼怪故事题材提供了精神内核,这是功不可没、无人能取代的伟业。那么这部陈嘉上的《画壁》,也就是只拿了一个简单的内核,再添加自己的华丽包装。其中的林林总总、条条框框,发挥的空间余地都大得很。况且,这个故事全然没有同期的竞争对手《白蛇传说》那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审美疲劳的诟病再怎样也会优于后者。大陆电影尚未实行分级制度,加之审查壁垒,个人以为现在拍《画壁》这种题材的电影,委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原本活色生香,注定让人热血喷张、遐想连篇的“春宫图”,成了现在这般很美好很纯洁的“真爱至上”,岂不叫人唏嘘不已。三个凡人来到了一个全是风情万种仙女的仙境,当务之急便是享齐人之福,与众女声色犬马,骄奢淫逸之下还充当着种马的角色。当然,此仙界的独^裁统治者所宣称的,孩子生了男人就得死的“黑寡妇”理论,算是一种必要的戏剧冲突。对男人来说,残暴固然是残暴了点,但确实是电影作品中所必须的元素。脱离了这一点,那是岛国爱情动作片的本质,可绝对不是咱们学习的对象。《画壁》所营造的幻美仙境景象,感觉比《白蛇传说》中的特效要来得真实一些。其实陈嘉上在这一点上,比程小东要更有自知之明。大陆电影CG特效的稚嫩不纯熟,那是达到一定境界了的。记得几年前看的一部马来西亚反映末世机器人大战的电影,其中特效的逼真程度貌似就超越了咱们。《白蛇传说》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所需,很多特效是必要;另一方面,就是那所谓的《阿凡达》特效团队的“倾力打造”,据有关人士透露,就连水漫金山寺的波涛声响都是《2012》特效组亲自操刀的。具体的效果究竟如何,看过的观众心知肚明。退一步,单白、青两条蛇的CG模型,就很难登上台面。《画壁》中的特效,除了偶尔用些许的远景来呈现整个仙境的精致,便一直四平八稳地走现实的路子。当然,必须得无视其中出现的几个“怪兽”,那是从动画片里穿越过来友情客串的。《画壁》的最大缺陷在于节奏真的没有把握好,拖拖拉拉超过了120分钟。故事的容量,确实蛮厚重,层次也很分明。但怎样来整体去调度这些佐料,理顺相关的情节,观众看着不能一惊一乍的话,至少不会觉得婆婆妈妈、神神叨叨,很是腻烦。同一个团队打造的《画皮》,也因为有着强大故事的依托性,惊悚、恐怖的氛围倒是惟妙惟肖。到了《画壁》的红男绿女、情情爱爱,各方面便不知所措,总有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感觉,连贯性之差可见一斑。如果能剪掉20分钟左右的冗余戏份,看起来肯定不会如此膈应。其次,台词方面还有待打磨。现代的爱情观融入到古代的爱情观里,这可以说是天下大同、似曾相识,并无大碍。但对白上,一会儿诗词歌赋,一会儿大白话,就会显得不那么搭调了。尤其是孙俪的几处自嘲式的真情告白,唯最末的一段为雷人之最。不过,也怨蒲松龄,原著才百字,对后人的艺术造诣要求实在苛刻。《画壁》中揭示了两层春梦,一层是凡人在面对“花团锦簇”时,所自然而然产生的春梦;另一层,便是见男人如久旱逢甘霖的众仙女们的春梦。这两层春梦同现实意义一样,无一例外的最终全都醒悟了。影片一边在迎合观众的某些众望所归的低级情趣,一边又让邓超这个正人君子、绝世好男人,时时转移话题,让夜夜新郎、颠鸾倒凤的意趣化为泡影。甚至将邹兆龙饰演的山贼的棱角也无形磨平了。那原本符合普世价值观的本性,不知不觉彻底转变,全然没有任何伏笔。这真是给那些时常将“天下没有一个好男人”、“天下好男人都死绝了”等话语挂在嘴边的女性,打了一针强心剂。《雪花秘扇》让我们不再相信爱情,而《画壁》又让我们更深切地感悟到——醒醒吧,爱情不过是一场春梦而已。《羊城晚报》稿件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警告:请不要相信文档内的广告信息,例如加某某微信或者QQ或者某宝店铺,避免上当或者重复购买。本站免费提供的是全网资源!!!(视频加载失败是由于存储防盗链导致的并不影响下载,可以直接选择下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