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狼》解说文案_《华尔街之狼》:一瓶鹤顶红,却甘之如饴

作者:吾爱影人

美国传记/喜剧/犯罪电影《华尔街之狼》,于2013年上映,由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特伦斯·温特 乔丹·贝尔福特编剧,影片讲述了影片讲述的是华尔街传奇人物乔丹·贝尔福特的故事,这位股票经纪人曾在三分钟内赚取1200万美元,31岁时就拥有亿万家产。影片根据乔丹的个人回忆录改编,讲述了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发家生涯以及迷失于性和毒品的沉沦生活。。
文/王小叶儿    众所周知,《华尔街之狼》曾一度因为“赤裸裸展现了主角奢靡生活”遭到奥斯卡评委的指责,可与此相反,内地舆论始终倾向一边倒地叫好。马丁·斯科塞斯的威名和众多影迷们比“帮汪峰上头条”更真挚地“帮小李获小金人”的良苦用心成为此部影片最大的筹码。“你可以说它不足,但不可以说它不好”更成为评价该片的不二法则与潜规则。但是,笔者今天想要说说它的坏,《华尔街之狼》是毒药,一瓶毒极了的鹤顶红。  首先,本片不仅赤裸裸地展现了奢靡,更无情地嘲讽了贫穷。由莱昂纳多饰演的贝尔福特过着无可附加的奢侈生活,他犀利地表示,他绝不要成为整日拎着破篮子去菜市场买便宜菜的窝囊废。可这,仅仅讥讽了贫穷吗?不,他更讥讽了所有勤勤恳恳过日子的人。他要开着豪车,而且不止一辆;他要搂着美女,而且要是一群。可平庸与贫穷难道比犯罪更可耻吗?这不是毒药,是什么?!  不仅如此,本片在生动刻画人们对金钱无底洞般欲望的同时,更在其中添加了“励志”的色彩,一不小心就正中下怀。贝尔福特时而高举酒杯站在盛大聚会的高台之上发言,时而手舞足蹈地站在公司的讲台上嘶吼。他高呼着拨号码,拨号码,号码中有颜如玉,号码中有黄金屋,一切美好未来都在号码之中。他激起了所有人拼搏的斗志,却忘记,方向错了,拼搏只会越错越远。  本片更给主角的不法行为披上了充满宗教救赎色彩的外衣。贝尔福特说他希望帮助所有人过上自己那样的生活,在这“美好愿望”的庇护下,他成了神,给所有信徒即员工大肆洗脑,不断突破道德与法律的底线,模糊对与错的界线,使观众为坏人叫好,价值观扭曲而不自知。  但其实,《华尔街之狼》最毒的地方是贝尔福特出狱后的情节。贝尔福特一脸沧桑,眼神却依旧如狼般饥饿,而台下那一张张不知所措又充满渴望的面孔又预示了什么?而看到那里,你是不是也像笔者一样满是激动与喜悦?恭喜你,你我和台下的那些人一样——贝尔福特洗的就是我们这群人的脑。  之所以说它毒,就是因为这绝望披着光明的外衣。看似充满希望,却透着渗人的绝望,像莫比乌斯的怪圈,一种无法抗拒的惯性,明知结果却停不下来。看似在用奋斗改变命运,但对贝尔福特来说,重要的根本不是结果,而是满足贪欲过程本身,就算毁灭也再所不惜。  可为何我们明知道它的毒,仍心甘情愿地倒进嘴里?这样一瓶鹤顶红,缘何能让人甘之如饴?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故事一波三折,激情盎然;因为莱昂纳多演出卖力,恣意狂放;因为马丁重走青春般,巅峰再现。  镜头精准,尽显奢华,却不做作浮夸;调度精妙,让人玩味,却不戏谑轻佻;画面大胆,视觉冲击强烈,却绝不流于肤浅;燃情配乐,爵士三日绕梁,更将影片的情绪一次次推向高潮。  这些直击心灵的优点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声,管它的价值观,我就要拥抱电影,拥抱老马,拥抱小李!条条大路通罗马,谁说直面贪婪的欲望,直视淋漓的罪恶,就一定找不到通往真善美的大路?  店家,麻烦一下,再来二斤鹤顶红!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